核心观点:
国内主要航空主机厂或正推进产业链结构性调整。例如,航空工业沈飞指出,“随着公司深化改革任务的深入推进,相关生产单位或生产线改革后部分零部件生产转为固定项外包”;航空工业成飞指出,“基于航空产业集群平台建设需求,成飞公司按照“政府+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模式,引领配套企业产线建设并提供协作”。
规模化量产是前提,以短期让利抗衡长期需求波动是内因,重在同时把握成本领先与创新优势。复盘海外,民机航空公司买方力量加强与竞争加剧,军机军方对装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关注度的提升,强化主机厂成本意识。考虑飞机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及客户集中度,且机加及装配等环节强调人物的双重高投入,在规模化量产的前提下,对于主机厂而言,更具有经济性的方式之一是扩大外包比例等,以短期让利去抗衡长期需求波动。
军民机客户需求日益复杂,且创新力量有朝中游环节转移并由其加强的趋势,在传统OEM 背景下主机厂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外包的核心内驱力是主机厂希望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进行平台化的密集创新。
主机厂供应链改革的核心是增强效率,为二三级供应商提供获得更高影响力的机会。需求的复杂化及创新产生方向朝中游环节聚焦,促使主机厂主动降低供给端的复杂性,以“简单供给”应对“复杂需求”,因此我们强调供应链改革的核心不在于增加供应商数量持续降价,而在于精简供应层级增强效率,而这为二三级供应商提供了获得更高影响力的机会。规模放量及供应链改革背景下,美国航空航天企业财务表现有一定分化。考虑数据可得性,我们基于道琼斯美国精选航空航天与国防指数和标普航空航天与国防精选行业指数,选取15 家航空零部件生产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公司均能在航空主机厂供应链改革中脱颖而出。
复盘行业领先者,看各环节龙头如何应对、成长。(1)主机厂波音与洛马,通过供应链改革及生产能力建设,综合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链话语权逐步加大。(2)机加厂SPR,长期供应配套关系、协助的机型开发设计模式,共同维护该公司在2005 年被波音公司出售后,仍居波音公司结构件一级配套商的主导地位。同时为实现业务的可持续性增长,SPR 当前重点开拓方向之一在于扩大后市场业务规模。(3)锻铸厂PCC,在下游客户供应层级提升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以实现产业协同及成本可控为目的,积极向上游材料及下游机加拓展。
(4)复合材料厂HXL,发展于美国国防部制定的碳纤维本土化政策,历次重组后聚焦航空复合材料主业。积极完善产业链,完成从原材料到部组件的拓展,实现产能的高效布局,是Hexcel 全面推进国际市场的重要方法。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在当前航空航天需求高景气下,主动顺应下游主机厂产业链结构性调整的稳格局白马公司。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偏差风险,对财务数据的解释不全面的风险,国内外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或不一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