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深耕弹簧行业四十余年的“小巨人”。公司主要从事弹簧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悬架弹簧、制动弹簧、阀类及异形弹簧、稳定杆等,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基于工艺链同源逐步拓展至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打开行业天花板。
整体认知:弹簧技术积累突出,管理层年富力强且核心团队稳定。创始人开始就高度重视研发,基因浓厚,实控人金雷持股比例高(51.63%)、年富力强(35 岁),但已管理公司7 年,核心高管团队均在公司工作多年且普遍年轻,忠诚度高且干劲足。
行业分析:国产替代趋势下,本土企业有望量价齐升。1)空间:弹簧制造业下游应用领域广,增长空间大,新能源驱动下产品单车价值量提升,我们预计悬架弹簧2023-2025国内空间为41/42/44 亿元;制动弹簧2023-2025 国内空间为7.8/9.0/10.0 亿元;稳定杆2023-2025 国内空间为32.98/33.64/34.32 亿元;2)格局:行业集中程度较低,市场份额较分散,中高端以外资为主,主要企业包括慕贝尔、蒂森克虏伯等,国产替代化正高歌猛进,国内企业中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前三;3)壁垒:技术及人才、规模及资金、客户认证等多重因素使只有深耕行业多年的企业才具备持续竞争力。
投资逻辑:弹簧工业平台型企业(不限于汽车),产能扩张有望带动业绩增长。1)国产替代趋势加快:汽车自主品牌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自主品牌的崛起将大力驱动汽车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化;2)多赛道发展,空间打开:基于汽车弹簧优势,持续延展至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以及电器能源等领域,长期发展空间可期;3)客户资源深厚,结构不断优化:已与较多知名汽车主机厂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大客户营收贡献持续上升,由Tier2 向Tier1 趋势发展,更好绑定主机厂客户;4)募投项目扩产,逐渐贡献利润:公司拟募投总金额43420 万元,实际募投资金净额81567 万元,预计有望形成包括8000 万只各类高性能弹簧、500万只高精度新能源汽车悬架弹簧以及900 万根新能源汽车稳定杆和年产10 万套机器人及工程机械弹簧产能。
盈利预计及估值分析:我们预计23-25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2/18.3/24.8 亿元,同比+37.0%/+50.0%/+35.3% ; 实现归母净利润1.59/2.47/3.47 亿元, 同比+41.4%/+55.7%/+40.4%,首次覆盖,考虑到公司产能逐渐释放,23-25 年业绩保持高增,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弹簧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行业规模测算偏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