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16 年10 月26 日召开的2016 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七项专题技术路线图。其中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转型中的重点产品。根据上述重点产品,分别制定了重点产品路线图和关键技术路线突破图。
【中银观点】
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应对变革,做强做大。由于起步晚、基础弱等原因,目前我国尚不是汽车强国,多个方面与各大传统汽车强国还存在差距。在科技变革影响下,汽车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时期,汽车产业迎来重大机遇,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结合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形势,明确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
节能减排是大方向,节能车、新能源汽车两手都要抓。按照路线图规划,2020 年节能车销量占比提升到4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7%以上。
按照2020 年汽车年产销量3,000 万辆测算,节能车年销量要达到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会超过200 万辆,增长空间巨大。节能汽车主要通过提升动力系统性能,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普及电子电器节油效果(大力推进48V 系统、电动空调及EPS 电控转向),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燃料汽车。建议关注从事混合动力技术研发的科力远(600478.CH/人民币10.76, 未有评级)、云内动力(000903.CH/人民币7.96, 买入),电动空调的奥特佳(002239.CH/人民币15.69, 未有评级)以及生产电控转向电机及燃气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方正电机(002196.CH/人民币29.99, 买入)。
大力提升动力电池技术,适度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近期主要以提升现有体系电池性能为主,支撑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中期以开发新体系电池为主,突破核心技术,远期实现新体系电池的产业化。到2020年电池单体能力密度较目前提升一倍,成本下降一半。2025 年重点研发新体系电池,并在2030 年实现固态电解质电池或固、液电解质电池的量产。燃料电池汽车2020 年基本达到商业化水平,推广5,000 辆,2025 年推广5 万辆,2030 年完全的商业化,推广百万辆级别。
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有助于实现智慧交通,提升交通效率,降低油耗与排放。2020 年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下级新车装备率50%,2030 年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新车装备率达8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于环境感知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高精度地图及定位,V2X 通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建议关注从事高精度地图研发的四维图新(002405.CH/人民币23.00, 未有评级)及中海达(300177.CH/人民币15.26, 未有评级),环境感知及控制技术的万安科技(002590.CH/人民币24.41, 买入)和亚太股份(002284.CH/人民币16.87, 买入)等。
汽车轻量化任重道远。前期主要发展铝合金和高强度钢技术,中后期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其中前期铝合金和镁合金最具性价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效果最为突出,建议关注海源机械(002529.CH/人民币20.27, 买入)、宁波华翔(002048.CH/人民币23.62, 买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总体路线图
紧抓战略机遇,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以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为主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历史转型。
汽车产业规模预测:
2020 年3,000 万辆,2025 年3,500 万辆,2030 年3,800 万辆。
节能汽车乘用车平均油耗2025 年4L/100km,2030 年3.2L/100km。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比:
2015-2020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7%;
2020-2025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15%;2025-2030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40%;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占有率:
2015-2020 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车辆市场占有率约50%2020-2025 DA、PA 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高度自动驾驶(HA)车辆占有率约15%2025-2030 完全自动驾驶(FA)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按本路线图,中国汽车产业从油井到车轮的CO2 排放总量将从2028 年呈现下降。若2025 年前实现从高碳电网向低碳电网转型,汽车产业CO2 将在2026 年呈下降,并将为中国承诺的2030 年CO2 排放达到峰值做出亿吨级贡献。
重点产品及关键技术路线图
节能汽车
节能汽车方面总体思路是以混合动力为重点,以动力总成升级,先进电子电器为支撑,全面提升传统燃油车节能技术和燃油经济水平。第二,进行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并重,加快紧凑型及以下小型车的推广,显著提高小型车比例。第三,以发展天然气车辆为主要方向。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重点在于:为了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大批量市场推广,形成完善的整车、关键总成生产体系和社会生态环境;以降低整车成本、提升整车技术先进性为目标、突破先进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加快充电设备技术研究以充电基础设施推广普及。
在应用领域上,中型及以下车型规模化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为主,实现纯电动技术在家庭用车、公务用车、租赁服务以及短途商用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以紧凑型及以上车型规模化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主,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私人用车、公务用车以及其他日均行驶里程较短的领域推广应用,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突破发展支撑整车竞争力提升并实现关键部件批量出口,以覆盖全国的充电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近期是实现大规模示范应用,远期以全功率燃料电池为特征,实现大规模发展,实现了百万量级的商业化推广,基本上要在2030 年完全的商业化,五年之内基本上达到商业化水平。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以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为目标,开展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堆及材料、车载储氢与加氢站等关键产业环节技术与产品攻关、突破核心技术、提高性能并进一步减低成本,建立并完善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链,燃料电池乘用车与商用车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并实现全面产业化。
智能汽车
基于自主环境感知的单项驾驶辅助功能(DA),大规模运用将于2016 年实现,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网联信息服务为辅的部分自动驾驶(PA)应用将于2018年实现,融合自车传感器和网联信息,可在复杂工况下的半自动驾驶(CA)将于2020 年实现,在2025 年以后可实现V2X 协同控制,完成高度/完全自动驾驶功能(HA/FA),在2030 年左右实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重点在于开展以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定位与地图,车载终端机人机接口(HMI)产品,集成控制及执行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开展以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通信与信息交互平台技术,电子电气架构,信息安全技术,人机交互与共驾驶技术,道路基础设施,标准法规等为代表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低成本为总目标,以电池材料研发为核心,以能量型和能量功率兼顾型动力电池产品为重点,以先进制造技术装备为保障,远近结合,统筹推进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近期主要以提升现有体系电池性能为主,支撑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中期以开发新体系电池为主,突破核心技术,远期实现新体系电池的产业化。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2016 年-2020 年为第一阶段,重点发展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技术,包括材料性能开发,轻量化设计方法,成型技术,焊接工艺和测试评价方法等,实现高强度钢在汽车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开展铝合金板材冲压制作技术研究并在车身实践,研究不同材料的连接技术。
2021 年-2025 年为第二阶段,以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为主线,实现钢铝等多种材料混合车身,全铝车身的大范围应用,实现铝合金覆盖件和铝合金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加大对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的开发,增加镁合金和碳纤维零部件的应用比例。
2026 年-2030 年为第三阶段,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解决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循环再利用问题,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车身及碳纤维零部件的大范围应用,突破复杂零件成型技术和异种零件连接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优质制造,快速制造”为发展主线,全面提质增效降耗,以铝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重点,逐步掌握轻量化材料制造技术,以动力总成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为突破口,显著提升轴、齿等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技术,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