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4H2:关注自主品牌车型周期及出海两大主线24H2 我们看好强车型周期的乘用车企业,推荐比亚迪:进入DM5.0 新车周期,高端化和全球化打开盈利空间;关注小鹏汽车、长城汽车;商用车板块推荐中国重汽,关注宇通客车,继续看好中长期海外出口带来的高增长;零部件板块推荐强产品周期产业链以及有能力享受全球化红利的优秀公司:1)具备Tier0.5 能力,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科博达、德赛西威。以及有望受益欧洲、墨西哥等海外建厂/海外占比高,获得更大盈利空间的中鼎股份、新泉股份、拓普股份、双环传动等。2)强产品周期的产业链:关注H2 智能车密集投放的“华为链”,以及出海头部企业奇瑞产业链。
乘用车:售价“电比油低”加速新能源渗透,高端豪华车仍有发展空间24H1 乘用车板块涨幅11.3%,跑赢上证综指10.6pct。我们关注到:1)5M24新能源车销量同比+31%达364 万辆,比亚迪“电比油低”战略叠加DM 5.0发布,其售价15 万以下份额同比+4pct 至21%,而日/德系等虽折扣率新高但销量未见起色。预计24 年全国新能源销量同比+27%至1130 万辆,其中插电混增速最快,同比+65%至425 万辆;2)出海是增长主旋律,领头羊奇瑞/比亚迪5M24 出口同比+36%/157%至44/18 万辆。预计24 年我国出口销量同比+25%至483 万辆;3) 高端化仍是主要发展趋势,历史上国内单一豪华品牌份额最高达29%,理想、华为智选等高端自主或有翻倍增长空间。
商用车:出口为板块成长主线,看好本土品牌海外份额持续提升24H1 商用车板块涨幅17.4%,其中:1)重卡:1-5 月重卡出口同比+13%,以缺乏本地供应的墨西哥等国为主导,性价比是核心竞争要素。我们测算南美、中欧等全球市场3 年后有望被国内OEM 突破的市场为57-60 万辆。2)客车:24H1 龙头企业“出口高成长+高股息”估值溢价拉动板块涨幅领跑。
5M24 海外新能源渗透率及燃油车自主份额提升开启出口高增周期,大中客车出口同比+54%。我们测算国内客车品牌3-5 年后可触达的全球市场空间约20-25 万辆,23 年客车出口实现其中20%,中长期仍有增长空间。
零部件:悲观情绪或已充分反映,板块估值处于19 年以来的底部位置复盘17-24H1,景气周期、供应关系突破、价格因素是影响板块的主要因素,当前PE-TTM 估值已处19 年以来底部位置。但目前悲观情绪或可因“全球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新增量而消化。全球化如爱柯迪、新泉、拓普、旭升等在墨西哥新产能有望陆续在24 年贡献收入,拓普、爱柯迪、科博达、双环、三花等也将为海外主机厂进行全球化配套。我们看好海外客户顺利开拓,产能利用率能快速提升的公司,中长期更关注能在海外管理顺利,实现量价齐升的优秀公司。从产品维度看,行业变革的重心已偏向汽车智能化,看好智能化相关公司24H2 配套单车价值量的提升和全球范围项目的开拓。
智能化:价格下探加速渗透,算法-数据-算力协同助推自动驾驶落地24H1 高速/城市NOA 配置已下探至15/20 万车型,促使智驾渗透率提升,Q1 L2+渗透率超过10%。同时随着L3 牌照测试发放,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密集立项,智能网联汽车普及将提速。我们认为:1)24 年感知端、决策端、数据端降本将推动智驾渗透率快速上行:2)智驾等级、接管率、ODD 全域覆盖或接替NOA 开城数量成为智驾竞争焦点;3)主机厂愈发重视智驾软件算法开发,但“全栈自研”仍需考虑资金情况及产出比。我们预计从顶层算法、到系统软件、域控制器、数据闭环工具链及芯片,主机厂自研比例依次下降,实现“全栈可控”或成为主流,第三方硬件厂商仍大有可为。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致需求不足,芯片短缺问题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