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坐诊、后堂抓药,坐堂医促传统医学焕发新机。在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中医诊疗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医诊疗量(出院人数)占总就诊(总出院人数)的比例分别从2010 年的14.7%和10.3%提升至2014 年的15.6%和12.5%。而“前厅坐诊、后堂抓药”的坐堂医诊所则是中医类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业规模较小,预计提供的诊疗量仅占中医总诊疗量的不到5%,但其轻资产的模式可实现迅速扩张,3-5 年内有望承接基层中医市场15%的诊疗量。同时,由于坐堂医诊往往依托于中药零售药店,未来有望显著受益于中药饮片和传统中药在OTC 市场的繁荣,发展前景广阔。
顺应分级诊疗,掘金千亿市场。第一,中医一人成医的特点,相较于西医而言更具有全科的特色,也不需要依赖过多的大型仪器即可作出诊断,契合基层市场的医疗需求;第二,中医的治疗费用相对于西医也较低。数据显示,2014 年中医综合医院的门诊费较综合医院平均低15%左右、住院费用较综合医院平均低34.7%,中医相对较低的治疗费用可以有效缓解基层居民就医的经济负担;第三,根据国家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2020 年基层中医诊疗量占基层总诊疗量的比例可达30%左右,而这一比例目前预计仅20%左右,据此推算2020 年基层中医市场规模可达1880 亿元,较2015 年的增量市场达千亿规模,2015-2020 行业 CAGR 约20%。
政策暖风频吹,黄金发展期到来。第一,2015 年以来,《中医药法(草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等重磅文件频出,从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和力度来看,我们认为国家层面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态度愈发明晰,支持力度不断加码;第二,中医诊所的举办从许可制变为审批制,门槛大幅降低,这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的就医需求;第三,甘肃省中医药特色医改之路受国家层面充分肯定,其通过资金支持、医保调控、加大人才培养和中医科室建设等方式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部分举措未来或将因地制宜的在各地推广。
行业方兴未艾,上市公司具备天然优势。目前,坐堂医诊所行业集中较低,除了在全国拥有300 余家坐堂医诊所的同仁堂外,行业呈现鲜明的区域性分布,浙江震元在浙江区域享有了较高声誉,而固生堂、和顺堂则在两广地区蓬勃发展。目前,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从上游向下延伸的方式拓展坐堂医诊所,凭借在上下游业务协同、既有零售门店资源和在消费者中长期积累的口碑,上市公司具备拓展中医诊疗业务的天然优势,可以充分把握中医诊疗行业的黄金发展机遇。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达预期;中药材质量事故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
投资策略。我们看好中医诊疗行业的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强于大市”
的评级。我们认为相比较于行业新进入者,上市公司凭借上下游业务协同、门店资源和品牌效应具备发展坐堂医诊所的天然优势。同时,尚未拓展坐堂医业务的中药工业、零售上市公司也具有向下游延伸的预期。从中医人才储备、对中药材把控能力、品牌效应和零售网络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同仁堂、浙江震元、云南白药,建议关注红日药业和方盛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