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改革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提出鼓励社会办医,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取消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社会资本可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启动“单独二胎”政策等内容。
点评:我们判断《改革决定》为深水区医改指引了下一步的方向,总体利好医药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尤其看好民营医疗服务、诊断试剂行业,具备品种、销售、整合优势企业和“单独二胎”政策利好公司的前景。就《改革决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我们关注如下三点: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民营医疗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利好涉及医疗服务、诊断试剂公司。《改革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本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远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体现了“市场”地位的提升。目前公立医院依然是医疗市场最大主体,按照卫计委统计,2013年1 季度,全国公立医院出院人数占全国医院出院人数的比例近 90% ,,离“市场的决定性”地位还有很大的差距。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实行“非禁即入”加大对医疗服务领域的开放力度,加大财政、土地规划等政策至此力度,并给与税收、价格政策方面的优惠,鼓励非公立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同时也为医改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了借鉴。而利用社会资本办医、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壮大民营医院市场规模参与竞争,倒逼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此政策的落实,我们认为利好涉及医疗服务业、诊断试剂公司,如复星医药、开元投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诺生物、迪安诊断、利德曼等。
二、医药价格改革,给医药企业带来结构性机会,利好具备品种、销售、渠道优势的公司。《改革决定》指出“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以药补医”的政策是上世纪 50年代在国家财力不足、对公立医院补助有限的情况下制定的。这项政策对于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监管制度缺陷和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立医院收取药品加成这一“以药补医”做法,助长了医院趋利倾向,导致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和发展严重依赖药品收入,开大处方、多用药、用贵药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导致“看病贵”的现象。在医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解决医疗“可及性”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机制上取消“以药补医”势在必行,此次政策调整对于推荐药价改革、促进药企良性竞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能会促进药品进一步降价,以及销量萎缩,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弱的公司或受到较大影响,在目前医药板块估值调整的节点,利好具备品种、销售、整合优势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恩华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华润三九、红日药业、昆明制药、佐力药业等。
三、“单独二胎”政策启动,利好儿科医疗消费企业。《改革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次二胎政策的放宽,给医药行业相关企业带来投资机会,如儿科医疗保健、消费领域,因刚性需求大,有望享受政策红利。如山大华特、丽珠集团、戴维医疗等。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目前处于政策密集扰动期,三中全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取消以药补医等政策,将推动医药行业继续分化,我们的判断是医药行业分化的结果将是强者愈强,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估值调整期,具备优势品种、销售、整合能力的公司能够穿越政策扰动的周期。从政策导向上,我们看好医疗服务和诊断子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们的最新投资策略,建议关注:一、受益于政策导向的医疗服务和诊断行业标的:复星医药、三诺生物、迪安诊断等。二、冬令进补时节,滋补类产品的标的机会:东阿阿胶等。三、2013Q3 业绩符合预期,未来成长确定的公司:如华润三九、昆明制药、红日药业等。四、“单独二胎”政策导向的医疗消费行业标的:山大华特。
11月份投资组合:
稳健型组合:复星医药(25% )、昆明制药(25% )、东阿阿胶(25% )、华润三九(25% )
激进型组合:翰宇药业(25% )、红日药业(25% )、迪安诊断(25% )、三诺生物(25% )
中长期关注两类机会:
一、强者愈强:品种、销售、整合能力是核心。品种:挑选市场容量大、能够保持长期的市场独占权的潜力品种,上市公司标的包括:复星医药、华润三九、昆明制药、红日药业、双鹭药业、丽珠集团、佐力药业。营销:看好在扩张、下沉、精细化、考核激励方面有所突破的营销体系,上市公司标的包括:三诺生物、昆明制药、和丽珠集团。整合:看好战略清晰、整合能力强、管控到位的公司,上市公司标的包括:复星医药、华润三九。
二、受益于政策或受政策影响小的机会:新模式 + 大健康。所处细分行业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公司,包括:泰格医药、迪安诊断。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小的领域,包括:大健康领域的紫光古汉、汤臣倍健和山大华特。
风险提示:反商业贿赂、、医保控费常态化、药品招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