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全社会总工程量=工程机械总保有量(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总产能)×开机小时数(产能利用率)。自上而下看,广义中长期信贷→地产、基建、农村、采矿等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机械采购;自下而上看,工程机械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开工率是宏观经济景气度的衡量指标。
在周期中成长,工程机械行业的三重周期。(1)需求周期:2000 年至今行业一共经历三轮完整的周期,需求的周期受下游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设备更新替换(如挖机的使用寿命为8-10 年)的周期性所共同决定。(2)产能周期:工程机械主机厂是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规模效应极强,需求周期和产能周期的错配使得主机厂产能利用率动极大,进而影响资产周转率和盈利能力。(3)股价周期:一方面,工程机械是典型的顺周期品种,主机厂的季度ROE 大概领先企业股价2 个季度左右;另一方面,主机厂持续进行品类扩张、份额提升和全球化,企业的市值中枢持续抬升,体现为成长性。
本轮内需周期有什么不同?(1)外需抵消了内需的下滑:尽管本轮内需下滑幅度比肩上轮周期,但是在外需的带动下,主机厂报表“软着陆”。(2)内需复苏斜率偏缓:对比两轮周期的复苏节点,16 年的复苏斜率迅速爬升至70%-80%,而24 年的复苏斜率仅为20%-30%,本轮周期各省市增长分化明显,主要和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等因素相关。(3)去地产化:23 年之后,地产与挖机增速已基本脱敏——挖机增速在地产开工仍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实现正增长。(4)存量驱动: 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一般为8-10 年,24 年底国内挖机的平均机龄接近更新阈值,处在更新向上阶段;同时,中央+地方出台换新政策,与自然更新规律“琴瑟和鸣”。(5)格局进化:挖机国产化率和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主机厂“强者恒强”;同时,本轮周期主机厂相较于“收入规模”更注重“经营质量”,因而在行业复苏斜率较缓的背景下仍有较快的业绩兑现——24 年股价涨幅>利润增速>收入增速>行业增速。
若隐若现的第四轮周期。(1)行业周期从左侧向右侧过渡: 25 年1-2 月挖机内销的增长斜率愈加陡峭,挖机、起重机等产品开工表现亮眼,新一轮周期的信号逐渐明朗。(2)25 年重点关注的方向:①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政府资金落地;②挖机自然更新的强度以及换新政策的力度;③二手中大挖出口对保有量的消纳;④小挖增长与“机器替人”。
投资建议:工程机械内需有望进入全面复苏的阶段。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恒立液压等;建议关注山推股份、艾迪精密。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汇兑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