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家用电器行业深度:出海系列之一:复盘日本汽车 如何看待中国家电出海趋势?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24-07-18

长虹美菱 -0.90%

复盘日本汽车出海历程,并与当前中国家电出海所经历的阶段进行对比,我们认为中国家电虽然产业环境不及当年日本汽车出海阶段,但是在供应链能力方面更强、产品力较优,二者采用的出海策略也较为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车在经历1970s-1990s 的出口快速扩张后,在1990 年之后虽有波折,但依然保持了近30 年的外销繁荣阶段,我们认为当前海运费上涨扰动仅为短期影响,中国家电凭借更强的供应链优势,出海仍是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

如何看待近期海运费上涨对家电公司影响?

复盘总结2020-2022 年海运费上涨情况来看,1)本轮运价上涨与上一轮均由供需双方共同推动,相似性较高,目前运价水平较上轮最高点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相对有限,且未必达到当时的极端情况。2)从上轮家电公司报表端来看,自主品牌运输成本占比较高,代工企业相对有限;外销收入增速下降在运费上涨后半年左右体现,毛销差变动与海运费变动季度节奏基本同步,龙头受到影响更为可控。3)有无长协价、海外营收占比、海外产能布局情况、成交模式(是否FOB)、产品结构都是海运费率对企业盈利影响的关键因素。考虑到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上轮报表端表现,预计本轮运价上涨对各公司虽有影响,但基本可控。

复盘对比:从日本汽车出海看向中国家电出海趋势。

产业背景:日本当时所处环境内外需都更为充足;中国当前的家电内需相对饱和,但海外新兴市场仍有渗透率提升空间。1970s-1990s 日本国内外都处于汽车需求旺盛阶段,在保有量迅速提升后,新兴市场也为日本汽车出海贡献较大增量。当前,我国家电内外需环境虽不及当年日本汽车出海时期,但是一方面高保有量不意味着不增长,欧美市场依然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速;另一方面新兴市场依然为我国家电出海提供了广阔空间。

产业链特征:日本汽车凭借“低油耗”产品特性借能源东风,并通过“精益生产”弥补供应链劣势;中国家电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产品力和供应链能力更强。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低油耗的日系车进入欧美市场,精益生产和“下包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我国家电则具备非常明显的规模优势,同时中国家电企业在多年内卷之下产品迭代速度更快,产品力较海外企业形成降维打击。

出海策略:日本汽车生产大头在海外,通过收购、合资模式与当地制造商建立同盟;我国家电出海以直接出口为主,海外品牌端发展以收并购为主。

为了规避关税壁垒及出口限额风险,日本车企很快从直接出口转向海外建厂,同时采用收购、合资模式与海外制造商建立同盟;我国家电由于产业集群及规模效应显著,更多采用直接出口模式,不过近几年为了规避贸易风险也开始了海外自建产能,同时为了降低品牌和渠道壁垒,头部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往往选择收并购当地知名老牌的方式。

家电全球竞争对手情况如何?

终端需求:新兴市场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1)空气调节类产品:各区域品牌集中度均有提升空间,中国品牌占比较低;2)制冷类产品:中东非区域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中国品牌份额靠前;3)洗衣类产品:中东非、拉美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中国品牌在部分区域排名靠前。

产能布局:海外龙头品牌生产集中在本地,但也在积极面向新兴市场扩张。

从生产基地分布区域来看,各品牌的生产基地依然主要集中于公司本部所在地,但也在积极向外扩张,惠而浦在新兴市开设多个生产基地,三星也在北美、欧洲等地设有一定的生产基地;从扩产情况来看,美洲依然是重点投资区域,但泰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也有不少品牌在当地进行扩建。

出海标的梳理:自主品牌及代工商。【美的集团】主要采用代工+自主品牌+本土品牌收购模式;【海尔智家】采用自主品牌+本土品牌收购模式;【海信系】坚持Hisense 自主品牌+白电代工出海;【长虹系】OEM+自主品牌并行;【TCL 智家】深耕冰箱ODM 出口。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