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冷资源乘"冬"风 吉林冰雪装备产业迎新机遇

证券时报 2024-12-18

吉林化纤 0.00%

2024—2025冰雪季已经开启,文旅部最新公布12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东北三省占1/4,分别是“欢乐冰雪·冬韵辽宁”“梦幻冰雪·‘吉’致世界”“大美龙江·运动冰雪”3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东北三省均将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冰雪装备制造业将起到重要的基石作用。

东北三省都明确提出要依托装备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其中,吉林省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国际化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集散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吉林省的冰雪装备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一些产自吉林省的冰雪装备已在国内部分滑雪场进行推广和使用。不过,目前冰雪装备多以竞技类为主,适合非竞技类的大众冰雪运动产品仍显不足。

业内专家指出,冰雪装备企业只有以市场需求为研发方向,引领和满足大众冰雪运动,才能更好地助力冰雪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

冰雪产业

迎加速发展期

2024年1月,广东商人曹国清受到辽源市政府和吉林省体育局的邀请,前往吉林省辽源市投资设立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辽源德弘”)。新雪季开始后,曹国清就在辽源市一边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一边加快生产节奏。

“我们在今年1月成立,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建设厂房、引进机器设备,并于7月份开始投产。”曹国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辽源德弘专业研发、生产滑雪靴等滑雪装备,一期规划产能是30万双滑雪靴。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底开启,规划年产滑雪板10万片。待二期工程达产后,将会择机启动三期工程,规划年产10万套滑雪固定器。

据曹国清介绍,目前辽源德弘已取得迪士尼的冰雪产品IP授权,用于设计和制造相关冰雪运动产品,公司多款滑雪装备融入迪士尼经典角色和主题元素,目前已经在国内多个滑雪场进行推广和使用,在辽源天陆山滑雪场的工厂店于2024年12月2日正式开业。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做好产品推广,提高品牌知知名度,在消费者的反馈中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曹国清说。

此前,证券时报记者在吉林化纤集团采访时获悉,吉林化纤已经开始加快碳纤维的产业链延伸。2024—2025冰雪季,由吉林化纤集团生产的“希飞”牌碳纤维滑雪板在吉林当地滑雪场亮相。

“‘希飞’是吉林化纤集团的注册商标,旗下拥有众多碳纤维终端制品,滑雪板就是其中之一。”吉林化纤集团工程师路阳介绍,碳纤维雪板的重量比普通滑雪板轻30%,使滑雪者能够更加节省体力,也便于在滑雪当中控制,这对于初学者是非常友好,滑雪者单手拿起来也更加轻松。碳纤维雪板的强度是普通雪板的3—5倍,能够耐受住更大的冲击力和重压,也能提升滑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能更高。

此外,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国短道速滑队退役运动员王阳创立的长春百凝盾体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冰鞋、冰刀等冰上产品,目前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市场销售。辽源北方袜业集团研发生产的自发热冰雪袜,目前不仅在国内滑雪场热卖,此前还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捐赠给中国滑雪健儿使用。

鉴于冰雪装备制造业是支撑冰雪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吉林省有关部门对于发展冰雪装备产业十分重视。

此前,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在主持召开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时强调,要以冰雪运动为牵引,大力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立足全省科教、装备制造、碳纤维材料等优势,强化科技创新,采取揭榜挂帅、命题攻关等方式,推出更多原创设计的冰雪训练设施、运动装备。

“现在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不断增多,政府有关部门也对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冰雪装备产业在吉林省有望迎来加快发展期。”曹国清说。

构建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

“吉林省作为传统冰雪大省,拥有全域性冰雪资源,能为冰雪装备企业提供产品的应用场景,这是我在吉林省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因素。”曹国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谈及冰雪经济和冰雪装备产业时,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实验室主任辛本禄表示,吉林省发展冰雪装备产业具有基础性优势。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础牢固,产业工人素质高,近年来更是通过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特别是吉林省拥有全国知名的汽车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只要稍加调整,完全有能力生产小型、自动化的冰雪汽车、冰雪摩托等冰雪装备。

另外,吉林省的长白山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并称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山地资源。吉林省拥有位居全国前列的雪道总长度,全国第一的架空索道数量。拥有5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有4城市入选国内冰雪旅游前十目的地,为发展冰雪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消费场景,同时也是冰雪装备生产企业重要的潜在市场。

吉林省还具有群众冰雪运动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冰雪运动,培育形成了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一批知名品牌冰雪节庆活动,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加。

“从吉林省各级政府发展冰雪经济的意识和政策配套支持力度看,吉林省同样具有先发优势。”据辛本禄介绍,吉林省发展冰雪经济非常重视,早在2021年,吉林省就已经出台了《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国内第一个以省级政府名义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

按照吉林省的规划,该省要建设三个“基地”。其中,长春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全国冰雪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吉林冰雪休闲装备制造基地,打造国内高端冰雪休闲装备制造基地;辽源冰雪服饰装备制造基地,打造全国冰雪运动服饰装备之都。

吉林省的目标是,通过引进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智能化冰雪装备产品,统筹规划全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培育冰雪装备产业体系,构建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成为打造国际化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集散中心。

吉林省委常委会近日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冰雪“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引进先进冰雪装备项目,完善吉林省冰雪装备产业链条。通过“一对一”精准辅导,培育冰雪装备“专精特新”企业。谋划组建索道、缆车、压雪机等大型冰雪装备维修公司,为雪场、冰场提供市场化服务。

响应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

“中国的冰雪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2015年成功申办冬奥会后,中国的冰雪经济就已初见端倪。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后,‘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也顺利达成,中国冰雪经济正式迎来快速发展期,对于冰雪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辛本禄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11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十五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

据了解,冰雪装备器材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不仅包括滑雪镜、滑雪服、滑雪鞋等大众运动用装备,还包括竞技体育装备、场地装备等。

郝立顺介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20亿元。截至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领域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近年来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目前国内高端品牌和竞技冰雪装备方面,仍然是以进口产品为主。

12月2日,长春市天定山滑雪场内一家冰雪装备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该店铺销售的滑雪装备中,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的占比分别是70%和30%。虽然国产品牌较进口品牌更具价格优势,但是从实际销售情况看,进口品牌要好于国产品牌。

“很多国外冰雪装备品牌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不断得到巩固。而国内冰雪产业是在最近几年才快速兴起,因此在市场上还缺少认可度。”曹国清说,目前,众多国际知名冰雪装备都是由国内企业进行代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冰雪装备生产技术并不存在问题。

曹国清表示,虽然国产冰雪装备较进口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从应用方面而言,也更加适合国人,但是市场认可度低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除了正常的市场宣传之外,国内冰雪装备企业要从科技创新、品质提升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提升。

“国产冰雪装备替代进口产品将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曹国清认为。

辛本禄表示,很多进口冰雪装备的适用者都是专业运动员,某种程度上也属于竞技装备,而竞技装备属于小众市场,专业性强且价格昂贵。现在人们提及冰雪装备首先想到的就是冰刀、滑雪板等为代表的竞技冰雪装备,这其实存在认识偏差。

“冰雪经济的发展一定是要通过大众运动来引领,大众冰雪运动不能像竞技冰雪运动那样去追求更快、更高,滑雪圈的一句戏言是‘滑雪的终点是骨科’,反映了竞技体育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辛本禄说,与竞技运动有所不同,大众冰雪运动要更加安全、娱乐,更加具有情绪价值,使用的冰雪装备也要更加需要具有安全性。

辛本禄以雪场为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最好的雪场应该是最受游客们欢迎的雪场,而不一定是能够提供国际、国内竞技比赛的雪场,目前那种让普通客群从早滑到晚的经营模式不可持续。雪场的经营模式一定要做出调整,要考虑如何按照市场规律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冰雪服务和冰雪体验。

从经营的角度看,雪场应该为非竞技类客群提供多种场景的仿生性冰雪娱乐装备,以嘉年华的形式为非竞技类的冰雪爱好者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让这部分人群真正达到畅玩冰雪的目的,延长客群在雪场的滞留时间,增加雪场的收入。对于冰雪装备企业而言,这就是巨大的潜在市场。

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等开展冰雪场地设施设备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提升造雪机、压雪车、制冰机、清冰车、索道缆车等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壮大个人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加强冰刀、冰鞋、滑雪板、滑雪服等产品研发生产。推动冰雪装备器材智能化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沉浸式体验需求。

“不论是吉林省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冰雪装备企业,冰雪装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和满足大众冰雪运动,助力冰雪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辛本禄认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