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供给迎来实质性释放,关注高纯石英砂供应与技术进步
随着新增硅料产能投放与爬坡,硅料不会成为限制光伏装机的因素,硅料与硅片价格同步下跌,会相继刺激国内与海外的需求,预计2023 年光伏装机将达到340GW,存在进一步超预期的空间。硅片产能过剩,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的石英砂保供与过去两年被硅料价格上涨掩盖的技术进步,一体化组件依然能够通过电池新技术维持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享受光伏行业需求释放。
TOPcon 进入红利释放期,关注XBC、HJT 多种路线
一体化组件厂商主导本轮技术迭代,电池新技术成为行业争夺的制高点。得益于简化的工艺,更好的发电增益,TOPcon快速起量,同步企业量产转换效率逐步提升,相比于PERC 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显现,2022 年以来,国内新增建设和规划中的 TOPCon 电池产能高达 224GW,TOPcon 进入发展的红利期,工艺掌握程度较高的电池厂商与领先的设备厂商充分受益。IBC 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外观美观的优势,适用于分布式市场,隆基布局HPBC 电池有望在高端分布式市场放量并获得超额收益。 HJT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效率记录不断突破,工艺、硅片、银浆降本已见成效,量产招标进度超预期,电池新技术将成为龙头电池组件厂商布局的重心,有望在2023 年放量。
辅材:POE 趋势带动胶膜格局优化,光伏玻璃有望走出底部
胶膜:POE 胶膜性能优异,具有高阻水性、高抗PID 性能,更加适用于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的组件产品, N 型组件产业化加速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带动光伏级POE 粒子需求。POE粒子主要由海外厂商供应,国产化进度较慢,2023 年将出现供应紧张,能够保证POE 粒子供应的胶膜厂商有望保持较高的份额与较高的盈利能力,重点关注胶膜厂商的POE 保供对于行业格局的影响。
玻璃:2022 年末,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为74880 吨/日,同比增幅58.36%,产能大幅增长,由于产能过剩与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盈利仍然处在底部。头部企业成本优势明显。部分产能较多的企业,在纯碱、天然气采购方面有较大优势; 其次部分企业自有砂矿,供应稳定,成本偏低;再次行业良品率多数在82%-86% ,企业之间存在差异。2023 年一季度光伏玻璃有效供给环比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头部企业2022 年新增产能的爬坡,从二季度开始新增产能速度放缓,二、三线企业投产与点火的进度具有不确定性,随着双玻需求的释放,光伏玻璃行业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大储能看好系统集成盈利提升,户储重点关注美国市场
国内大储:新能源强配是当前主流方向,但重并网轻运行问题严重,独立共享储能有望逐步取代新能源配储成为主流。 现阶段,一方面各省在探索储能市场化多重收益机制,另一方面,储能各分部收益也有望改善,2023 年储能电站盈利上行趋势明确,集成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美国大储:2022 年美国表前储能装机受新能源装机限制,在东南亚光伏关税取消两年、IRA 新政、加州SGIP 计划政策背景下,2023 年美国储能市场有望持续突破装机记录,UL 认证与历史供货经验成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门槛;
海外户储:欧洲市场,电价高涨及政策补贴是驱动欧洲户用储能发展最重要原因,欧洲户用储能装机持续高增长,渗透率提升空间仍然广阔;美国市场,保障用电和节省电费是美国户用储能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ITC 补贴利好下,户用储能装机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市场逐渐打开。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维持电力设备行业“推荐”评级。看好2023 年光伏需求释放,目前仍然处于产业链左侧,关注硅料降价后对于隐含需求的刺激,看好一体化组件公司通过新技术与规模效应维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充分享受行业需求增长,建议关注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横店东磁(有色组覆盖);关注需求释放带来的相应辅材的需求释放,建议关注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关注龙头企业高纯石英砂的保供情况,建议关注石英股份、欧晶科技;2)新技术TOPcon 进入红利释放期,IBC 与HJT 有望分别在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市场放量,领先的电池片企业与设备、材料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钧达股份、捷佳伟创、迈为股份、聚和材料、罗博特科;3)POE 粒子紧缺,看好带动胶膜格局优化,享受较好盈利,建议关注福斯特、海优新材、天洋新材、激智科技,同时建议重点关注EVA 格局动态变化,2023年进入2024 年有望持续紧缺,建议关注联泓新科;光伏玻璃有望走出底部,建议关注福莱特、信义光能;4)储能有望直接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跌,看好大储能系统集成盈利能力提升,推荐阳光电源、金盘科技、新风光、同力日升、科华数据,户储看好有望率先进入美国市场的公司,推荐科士达、科华数据,关注固德威、锦浪科技;微逆依然维持高景气度,推荐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德业股份、关注龙磁科技(有色组覆盖)。
风险提示
1)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风险;2)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3)产业链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4)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5)大盘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