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大宗气体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崛起(1)公司定位为一流的工业气体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当前其主要优势业务为电子大宗气现场制气业务、氦气业务等,未来将持续拓展电子特气、通用工业现场制气等业务。
(2)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大宗气体(2022 年收入占比68%)、通用工业气(2022 年收入占比32%)。2022 年营收15 亿元,2020-2022 复合增速33%;归母净利润2.4 亿元,同比增长94%。公司2020-2022 年毛利率、净利率、ROE(摊薄)均值分别为35%、18.7%、13.5%,盈利能力较强。
(3)广州国资委为公司实控人,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比例约9%。
工业气体市场广阔,电子大宗气体为增速较快部分,国产替代快速推进(1)工业气体市场空间广阔,能够诞生大市值公司。我们预计中国2025 年市场规模近2300 亿元,2022-2025 年复合增速7%。
(2)电子气体服务于半导体、光伏、面板等行业,增速较快。预计2025 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有望达218 亿元,2022-2025 年复合增速7.8%;其中电子大宗气市场规模2025 年预计将达122 亿元,2022-2025 年复合增速8.7%。
(3)公司为电子大宗气体国产化先锋。2021 年公司电子大宗气业务市占率约8%,与三大外资相比仍待提高。而2018 年初到2022 年三季度,公司电子大宗气新签订单市占率达25%,超越林德、法液空等海外企业,位居国内第一。
中国最大氦气内资供应商,开拓氦源、提升运力,销量有望持续增长(1)我国氦气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高达95%。2021 年我国氦气进口量约为3747 吨,公司受让林德背靠背协议氦气气源量425 吨(即理论最多可进口的量),2021 年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10%,为国内最大内资供应商。
(2)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国际一线的氦气供应商。重点放在拓展氦气气源数量、持续提升液氦运载能力。公司预计2023-2025 年自主开发氦源占比分别为22%、57%、64%,可实现40、70、100 个液氦冷箱的运载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电子大宗气体在手订单充足,待项目投运后收入有望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2.99、3.94、5.20 亿元,同比增长 27%、32%、32%,复合增速为32%,对应PE 57、43、33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履约能力恶化风险;气体价格波动风险;氦气气源地产量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