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艰难玉成,蓄势待飞。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 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 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国际民航行业中波音、空客作为“双寡头”,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干线窄体客机为民航飞机的主流机型,23 年,我国民航运输飞机中窄体客机数量占比高达76.7%。我国自上世纪70 年代起,针对国产大飞机进行了多次研发尝试,2008 年中国商飞成立,2009 年其正式发布150 座级大型客机,机型代号“COMAC919”。22 年12 月9 日,全球首架C919 大型客机交付中国东航,并于23 年5 月完成首次商飞。C919 作为干线窄体客机,对比竞品波音737 系列、空客A320 系列,在气动布局、复材运用、经济性等方面具备显著的后发优势。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宽体客机C929 即将转入详细设计阶段,并已获中国国航签署首家用户框架协议。
供需:C919 具备千亿美元量级订单,24H2 起订单交付提速。截至25 年2 月,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中国商飞累计获得C919 订单近1500 架,其中确认订单累计近1000 架。根据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相关公告,C919 基本型、增程型的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0.99 亿美元/架、1.08 亿美元/架,据此估算,目前C919 累计已确认订单对应价值量高达近千亿美元。此外,中国商飞正积极开拓欧美、东南亚国际市场。供给方面,24H2 交付明显提速,截至25 年2 月,已累计交付16 架。据中国商飞,2025 年C919 产能将达到50 架,预计下线量达到30 架。
展望未来,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 年,预计将有9323 架飞机交付中国市场,市场价值约1.4 万亿美元。
产业链绵长,国产化率及国内附加值具备提升空间。C919 飞机采用国际通用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制造环节按照价值量拆分,机体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其他环节分别约占30%-35%、20%-25%、25%-30%、10%-15%。其中,机体结构由中航下属单位主导,基本实现国产化制造;材料端,先进材料在国产大飞机中得到广泛运用,C919 飞机中复材/钛合金/锂铝合金的用量占比分别达到了12%/9.3%/7.66%;机载设备当前国产化率较低,绝大部分核心系统为中外合资公司研发、供应;发动机方面,采用美国GE 和法国赛峰合资的CFM公司的LEAP-1C 型发动机,中国商发正积极推进CJ-1000 等国产发动机的研制。
投资建议:国产大飞机赛道广阔,当前订单饱满,在自主可控背景下,行业发展具备较强的确定性。后续伴随材料、机载设备、发动机等环节国产化率的提高,国内产业链附加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重点推荐机体结构大部段供应商中航西飞、洪都航空,复材零部件及复材工装供应商航天环宇,机载设备供应商安达维尔,先进航发陶瓷材料供应商火炬电子,建议关注钛材供应商宝钛股份。
风险提示:产业链整合风险,扩产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