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人口老龄化与新能源下游高景气带来大量自动化需求,同时人形机器人研究进展有望加速,核心部件市场有望超千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摘要:
结论:人口老龄化和锂电、光伏等下游行业迅速发展带来大量自动化需求,叠加经济复苏后的制造业整体向好,作为通用设备的机器人及其相关产业链直接受益。同时,《机器人+应用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推出有望加速机器人应用落地。
我们推荐: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龙头博实股份、核电机器人龙头景业智能、工控自动化头部供应商禾川科技、国内空心杯电机龙头鸣志电器、国内通用减速机龙头国茂股份、国内小模数齿轮领先供应商丰立智能。
人口结构变化和下游需求驱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降低,适龄劳动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工人工资不断提高,各企业用人成本大大增加,出于提效降费需求,机器人代工将成为长期稳定趋势。下游需求上,一方面,机器人作为通用设备,下游应用广泛,有望受益于制造业整体复苏;另一方面,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规模化、智能化、精密化生产成为趋势,带来持续景气的机器人需求。其中,随着动力电池(尤其是储能应用)装机快速增长,锂电机器人市场预计仍能维持近30%增速,同时,光伏新技术路线带动电池片新产线投建,有望对机器人产业带来推动。
人形机器人驱动千亿关键零部件市场,进口替代任重道远。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在机器人成本占比在70%左右,减速器市场约80 亿,其中谐波约30 亿,外资品牌占比超过30%,RV 约50 亿,外资品牌占比超过50%,且两大市场第一大供应商均为日本品牌,国产化空间较大;伺服系统整体市场280 亿,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约30 亿,其中,海外品牌占比仍超过40%,汇川已成为国内伺服系统份额第一,但其余国产品牌份额仍低于5%;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规模约15 亿,其中外资品牌占比超过60%。整体看,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仍较低,进口替代任重道远。同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复杂结构,有望带来大量零部件需求,我们判断2030 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市场有望达到千亿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