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简称:联影医疗证券代码:688271编号:2024-003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投资者关
系活动√业绩说明会□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其他(电话会议)参与单位
名称311家机构,725名参与人员,详见附件清单时间2024年9月1日
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现场及线上电话会议薛敏实控人
公司接待张强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
人员姓名 GUOSHENG TAN 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
TAO CAI 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
2024年8月31日,联影医疗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经
营要点汇报和互动提问如下:
第一部分、经营要点汇报
1、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介绍
投资者关
(1)主要财务指标系活动主
2024年上半年度,全球医疗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推动
要内容介
下延续稳定增长态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医改正向高绍
质量领域纵深推进所带来的新机遇,公司作为行业创新引领者,坚持创新驱动成长,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关键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毛利率50.37%,同比增长1.66个百分点。
(2)收入的区域分布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国内市场收入44.01亿元,按2024年上半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公司各产品线排名均处于行业前列。公司实现国际市场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约3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际市场收入占比达17.5%,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公司在海外各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收入的产品及产线分布和市场占有率排名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设备收入45.44亿元,各产品线的
收入表现良好,核心产品线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具体来看,CT业务线16.18亿元,MR业务线16.85亿元,MI业务线7.43亿元,XR业务线2.56亿元,RT业务线2.42亿元。
按2024年上半年度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公司是中国市场主要的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设备厂商,公司各产品线排名均处于行业前列。
CT产品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第一,公司在40排以下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41-63排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64排-80排CT
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128排至256排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在
256排以上的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随着公司新产品的成功商业化,以128-256排和256排以上CT为代表的中高端及超高端CT市场占有率同比大幅提升,以uCT 788、Luna CT为代表的临床实用型新产品则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领先优势。
MR,公司是中国市场主要的MR设备厂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1.5T及以下超导MR市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3.0T MR市场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3.0T以上超高场MR设备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超高场磁共振uMR Jupiter 5T继续保持大幅领先优势,3.0T MR保持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新一代1.5T磁共振产品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MI,分子影像产品属于医学影像领域的高端产品。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 PET/CT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PET/MR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暂列第二。投资玖谊源后,公司已成为行业少数能够为用户提供“核素制备+数字化 PET/CT诊疗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助力精准诊疗。
2024上半年度,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公司在诊
断 XR 产品(含固定 DR、移动 DR、乳腺 DR)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中固定 DR 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移动 DR 产品市场占有率
排名第三,乳腺 D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
介入 XR方面,随着新产品商业化落地节奏的加快,用户认可度正在持续提高。2024上半年度,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其中 uAngio 960、uAngio AVIVA等 DSA产品表现亮眼。
RT,瓦里安和医科达作为放射治疗设备龙头企业,占据了我国RT市场主要份额,在放疗设备市场,按照 2024年上半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统计,公司 RT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随着在模拟定位、放射治疗设备及放疗软件方面的产品布局不断完善,公司已成为行业内少数拥有完整放疗全闭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得益于性能与创新的全面提升,公司放疗产品线的新增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与行业头部厂商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报告期内,公司服务收入实现6.17亿元,同比增长23.84%,服务收入占比11.57%,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12个百分点,终端用户满意度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4)费用及投入情况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进一步强化技术、人才和营销体系方面的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8.91亿元,管理费用2.39亿元,研发费用8.26亿元,三大费率整体处于行业健康水平。2、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介绍
(1)创新与合作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导入数智化产品,巩固专利布局优势,打造创新生态。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超过
120款创新产品。全球产品布局不断丰富,其中40款产品获得CE认证,47款产品获得FDA(510k)许可。如今公司所有影像及放疗设备,从硬件、软件、应用、工作流等多个层面,都实现了一系列数智化超级技术平台的全线赋能。目前,公司一体化CT环形直线加速器uLinac HalosTx已获得NMPA注册,将进一步健全放疗产品线,推动诊疗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8784项,累计专利获得444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241项,发明专利获得
3307项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总申请数比例82%。知识产权作为
公司在全球市场技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业务经营发挥重要作用。
产学研医融合方面,公司进一步强化了与全球顶尖高校、临床及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前沿科技趋势。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转化医学等关键领域,公司与产学研医各界合作伙伴深化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创新共同体,不断提升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技术的产业成果转化,为攻克广泛的医学难题持续奋进。
2024年4月,由联影医疗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基于无线功率传
输技术的CT滑环研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公司继光子计数能谱CT研发、磁共振引导的放疗直线加速器系统研发及临床验证
项目后牵头的又一“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
2024年6月,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上,行
业首台数字化脑专用PET/CT NeuroEXPLORER(NX)一经亮相便备受关注,由该设备扫描出的靶向药物在大脑中的影像荣膺“2024年度最佳影像”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全球超35个国家,50多个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在超过10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了超过100份文章,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00篇同行评议的全文,全球累计科研合作发文数量超1700篇,多篇科研成果发表在《Nature》(《自然》)、《Radiology》(《放射学杂志》)等顶尖学术期刊上。
(2)国内外市场经营
公司通过全球化战略引领,高举高打,在国内、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超20000台/套整机产品,入驻全球超13700家医疗及科研机构,涵盖全国超1000家三甲医院,获得各级临床和科研用户的广泛认可。
中国市场,围绕顶天立地医疗新格局,公司通过全面的创新解决方案,全方位地满足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千县工程、县域次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建设的能力
提升需求,实现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速推动区域的协同发展。其中uMR Jupiter 5T凭借卓越的技术性能和广泛的临床适用性,自推向市场以来已成功进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多家顶尖医院和高校,推动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领域的深入探索,开启了超高场磁共振全身应用的新纪元。报告期内,uMR Jupiter 5T也成功入驻了上海协华脑科医院,成为首台进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磁共振系统。这一突破为专科民营医院在引进高端设备和提升医疗水平,树立了里程碑式的标杆,彰显了先进医疗科技在民营医疗领域的强大潜力。
国际市场战略方面,公司将持续提升出海能力、品牌影响力。
通过创新的产品组合、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加速全球扩张实,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引领,与全球各级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共赢的生态合作伙伴关系。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各产品线在国际市场表现优异,MR设备、XR设备订单量和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CT设备和MI设备也保持了稳健增长。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后,市场对MR设备的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在诊断XR和介入DSA产品线的布局不断完善,产品组合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XR设备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进入了法国市场,超清光导数字化PET/CT设备已成功安装于法国知名核医学中心,标志着大型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法国市场的首次突破,也成为公司拓展西欧及国际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在美洲,数字化PET/CT设备也成功进驻墨西哥国立儿童医院,助力儿童重疾的诊疗和前瞻性疾病探索,支持其在儿童肿瘤学、神经学和骨科等领域的临床诊疗与研究。
在印度,公司于2021年在孟买东部奥兰加巴德地区安装了首台uMR 580磁共振成像系统。2024年8月,第100台uMR 580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印度中南部地区成功安装,成为公司印度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三年多以来,公司的MR、CT和PET/CT设备在印度的新增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列。
全面进入国际市场6年多以来,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创新解决方案、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专业高效的服务,联影医疗在国际市场的客户满意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业务已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全球
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联影医疗将继续深化国际市场的拓展,重点关注高增长区域和潜力市场。通过加强本地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管理运营方面
公司持续构建完善的全球研发、销售、生产、服务网络,在全球设立了超30家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报告期内,公司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和越南新设6个子公司,持续完善全球营销体系布局。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全球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国际服务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全球服务团队超1000人,海外中心库房数超过了20个,服务网络覆盖超70个国家,区域内本土化服务响应能力不断提升。
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方面,公司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之中,报告期内持续完善覆盖董事会、战略与社会责任委员会及ESG执行小组的三级综合管理体系,健全了在商业道德合规治理、内部审计体系、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供应链负责任采
购管理、人力资本发展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商业道德管理方面,联影医疗的商业道德合规体系由公司董事会直接管理,并由董事会下属的战略与社会责任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确保在商业道德方面的高标准得以有效贯彻。法律与合规部、财务控制部、内部审计及各专业委员会负责该体系的具体执行和落实。该体系涵盖了反贿赂和反腐败(ABAC)、利益冲突管理、商业行为规范、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数据合规、责任营销、
反垄断、反不当竞争、数据安全、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等多个关键领域。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通过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数字化科技赋能、拓展供应链协同合作等,深化产品从原料到终端以及上市后的全流程质量和服务管控,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医疗设备和创新解决方案。
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成功完成了21次外部体系审核和产品
注册审核,涵盖ISO 13485:2016、ISO 9001:2015、医疗器械单一审查程序(MDSAP)、医疗器械指令(MDD)、医疗器械法规(MDR)、
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NRTL)、客户测试场地第一阶段(CTFstage1)及巴西国家计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研究院(INMETRO)
等多个国际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宜、充分和有效。
环境方面,推进绿色发展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致力于环境管理,推动低碳环保的生产运营模式。在推进医疗可及和医疗平等的同时,持续构建企业绿色创新竞争力,为全球碳中和行动作出贡献。公司制定了积极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2023年为基准年,到2035年实现范围一及范围二碳排放强度降低50%。
此外报告期内,联影医疗迅速组建了一支涵盖研发、产品、供应链、行政、环境健康安全(EHS)、人力资源等部门的专业碳
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团队,通过构建科学、系统且高效的碳管理机制,涵盖碳排放的监测、报告与核查全链条,同时融入节能减排、能效提升及绿色技术创新等多维度措施,推动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公司于2024年8月参与了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信息问卷披露,进一步展示了公司在绿色发展的承诺和行动。
(4)未来展望
2024年上半年度,联影医疗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通过
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稳健的经营业绩。
未来,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深化的布局、更坚定的韧性,全面提升研发、市场、管理、营销和人才体系建设能力,为整个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为全球大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为更广泛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二部分、互动问答
1、问:2024年上半年,在各方面承压的背景下,公司营收保
持了增长,尤其是Q2环比改善较大,主要驱动因素在哪些方面?答:2024年上半年度,中国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在持续加强,大国医改正向高质量纵深领域推进。去年开始的行业整顿,正在促进行业更加有序化和市场化发展,在短期内也使全国各地的招采流程有所延迟;今年上半年开始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对医疗健康产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因总体规模大,时效长,执行环节多等特点,政策落地时间偏长,对报告期内的市场招投标活动有放缓的影响,市场需求也出现暂时性积压。
在此大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1.33%,延续了增长的势头。今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9.83亿元,环比增长26.91%。在国内市场,CT、MR、RT等产品线表现获得了较大的市占率提升,在各产品线的高端和超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显著突破,同时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外收入和服务收入比重持续提升。
主要驱动因素方面,首先是中高端和高端产品的市占率提升。2023年CT和MR配置证放开,持续推动了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中端及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CT产品线方面,中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的收入占比在去年超过50%的基础上,延续继续增长势头。
MR产品线方面,高端3T采购需求稳定增长,超高端的5T产品保持强劲势头,同时经济型的新一代1.5T系列产品保持了市场占
有率第一,MR在国内整体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
分子影像产品(MI)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高端PET产品的收入同比增长超出平均水平。此外,新产品的陆续推出,如MI的Panorama系列等,为公司带来了增量收入。
公司服务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同比增幅达23.84%,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11.57%。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实现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近30%,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7.5%。
另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渠道管理、拓展民营医院市场,以及推动线上销售平台的发展,公司民营医院的终端用户数量和收入均大幅增加。上述因素共同驱动了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2、问: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有近2个百分点的提升,毛利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长期来看毛利水平如何预期?
答: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0.37%,同比提升近
1.7个百分点。其中,设备业务及服务业务均有不错表现。公司上
半年综合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设备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服务收入的增长。高端产品的毛利率较高,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带动了整体毛利率的上升。在 CT产品线,中高端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收入占比在去年超过 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MR 产品线的表现也十分突出,整体设备收入占比提升了4.6个百分点,达到
37.09%,其中毛利较高的高端 3T 和 5T 产品线的占比继续扩大。
分子影像(MI)产品线的设备收入占比增加了 2.9个百分点,达到
16.35%,且 MI产品线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对整体毛利率的贡献显著。此外,服务收入的占比上升对毛利率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报告期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84%,其毛利率较高,且与不断增长的装机量密切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对公司整体毛利率形成了持续的正向拉动。
其次,供应链优化管理措施有效推动了成本的降低。报告期内,通过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公司得以在部分重要原材料的采购上取得降本成果。另外,公司在生产环节和物流运输环节实施了一系列管理优化措施,包括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及质量管理控制。这些措施使得冷磁运输和到货时物品损伤比例(DOA)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效率。最后,公司利用自身在技术和核心部件上的优势,通过技术和设计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上述措施相互配合,显著提升了公司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
3、问:目前公司了解到的国家推动的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的进
展情况?国内下半年医疗设备招标采购趋势有没有变化?对于相关省市开展的医疗设备的集中采购,公司如何看待?答:此次《行动方案》中,设备更新的力度大、时间周期长,在未来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卫生健康体系、产业结构及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年度截止目前因设备更新政策影响,医院原定的招投标活动有所暂缓。但长期来看,未来2-3年,设备更新政策在审批流程、资金投入等方面将会由于有了更多的执行经验而加速,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度以及明年,相关计划和政策的落实速度将加快。
关于设备的集中采购,与药品和耗材的集采相比,大型设备通常数量较少、配置复杂、金额高,难以通过统一招标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和单一的市场需求。因此,各省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采取分包方式采购。但在企业层面,我们认为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的集采需求,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关键。
目前公司已经做好全面参与各类集采的准备,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以及产品多样性方面具备优势。此外,集中采购大概率采用直销形式,这将显著降低公司的营销成本。
因此总体来看,集中采购对公司而言有挑战但更是机遇。
4、问:公司5T MR继NMPA获批后,于今年5月也成功获批FDA。
诸如近期推出的5T MR、悬吊DSA uAngio AVIVA、uMI Panorama系
列的PET/CT等重磅产品的商业化情况如何?今年还有哪些新产品
上市?海外拿证进度如何?
答:公司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和临床需求导向双轮驱动的创新策略,基于平台开发模式整合技术和供应链,不断提高研发效率,拓展和提升我们的产品技术平台的能力和水平。
MR方面,公司的超高场磁共振uMR Jupiter 5T自进入市场以来,凭借卓越的技术性能和广泛的临床适用性,已经成功应用于复旦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中南医院、清华大学等近二
十家顶尖医院和高校,在超高场MR市场中保持了显著的领先地位。今年上半年,5T磁共振首次进入民营医院,并于5月份获得了美国FDA市场准入,欧盟地区的产品注册也正在积极推进。
其次,悬吊DSA uAngio AVIVA在今年上半年成功获得NMPA注册证书,海外市场如CE和FDA的注册工作在同步进行中。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将NMPA注册作为当地注册的前提条件,这使得公司能够更迅速地参与这些市场的招投标活动,加快国际市场上的商业化进程。与传统的悬吊DSA相比,公司的DSA新产品支持更多的扫描角度和更优的运动轨迹,并配备了语音交互系统,为医生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经上市,uAngio AVIVA便获得了新订单,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DSA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MI方面,uMI Panorama系列产品目前已经获得中国、美国和欧盟的三大市场准入,韩国、日本、新加坡也完成注册。今年下半年,预计将获得更多新的市场准入证书。uMI Panorama系列的PET/CT系统,主要客户包括国内的三甲医院和美国市场,产品性能和创新性已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在放疗领域,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今年8月,公司的一体化原生CT图像引导的环形机uLinac Halos获得NMPA认证,并在国内上市。放疗相关的软件和质控平台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公司在放疗整体解决方案的市场布局日益完善。与此同时,产品的FDA和CE注册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最后,今年上半年度,以外科平板移动C形臂uMC Reveal为代表的一系列XR新品推向市场,也将进一步提升XR产品线的产品组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全新一代高级影像后处理平台和工作站uOmnispace系列在去年和今年相继获得NMPA、FDA和CE的市场准入,并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部署。
总体来看,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不仅在高端和超高端产品方面不断发力,同时也通过先进技术赋能中低端产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效率。
5、问:针对DRG/DIP政策所带来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公司是
否看到各地对影像检查价格调整的进展?DRG的推进是否会对检
查价格或检查量带来影响?是否会传导到医院,给医院的采购价格带来压力?答:前两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核算为9.06万亿元,同比增长 6.15%,2013-2023 年 CAGR 为 11.08%,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速虽然始终快于 GDP 增速,但其占 GDP的比重目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2023年我国卫生费用占 GDP比重为 7.2%,人均卫生总费用仅为 6425.3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期的人均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但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结构性医疗健康卫生需求和医疗机构高质量建设的发展需求长期存在,因此中国整体医疗保健支出仍将持续增长。
在当前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通过集采、DRG/DIP等政策来调控费用以应对这一挑战。
公司认为应对这个挑战的关键是要提升医院精准和高效的诊
疗服务能力,引入创新、智能、简化工作流的设备,淘汰老旧低效复杂操作的设备。在助力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诊疗的流通量的同时,还能保证诊疗准确性和有效性,打造良好的医患体验,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满足医疗需求,还能有效控制因重复和过度诊疗带来的额外成本,进而实现真正的社会价值。
如今联影医疗的所有影像设备包括放疗设备,从硬件、软件、应用、工作流等多个层面,都具有一系列数智化超级技术平台的全线赋能,也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和认可,切实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以磁共振为例,经过数十年来不断发展,目前磁共振虽已得到极大的普及,但即便如此,国内大多数医院磁共振仍然供不应求,患者预约难的困境得不到有效缓解。之前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举办了一场“挑战极限磁共振成像速度”的临床验证活动,从早上七点钟做第一个部位,到晚上十点钟最后一位患者完成扫描,该临床验证过程在15个小时之内顺利完成了268人次的扫描,其中检查部位覆盖了包括中枢五官、四肢关节、腹部、心血管等人体的十余个部位的完整序列,平均每次扫描用时百秒左右,单日扫描量为普通放射科的4-5倍。
精确度方面,根据当日扫描的268例检查结果,来自同济医院放射科的4位副主任医师,从图像质量、病灶显示、图像伪影三大维度对图像进行打分。结果显示,公司磁共振系统所扫描出的图像三项指标均获得优异成绩,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因此总体来看,DRG/DIP等相关政策的推进有助于增加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的诊疗体验,是公司产品的优势所在,未来公司也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出高性能、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的产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助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可及性亟待提升的问题解决,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公司的使命,促进全球更大范围内的医疗可及和平等。
6、问:今年以来部分行业出海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包括部
分领域加征关税,公司如何看待地缘政治给公司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如何应对?美国市场去年增速低于其他海外市场,今年预期目标?答: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地缘政治影响就已经存在,我们也是在逐渐适应和动态调整过程中,面对美国这个当今全球最大的单一化市场,同时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公司在战略上必须充分的重视,战术和市场策略上也积极应对。
首先,对于未来可能的关税加征和政策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预期,公司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地化组装、生产以及供应链优化策略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最大限度减少地缘政治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公司不断推进合规管理,特别是在信息安全领域,自2019年以来,公司与第三方信息安全评估机构合作,严格执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网络安全框架2.0(NIST CSF 2.0)的安
全评估和认证,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认为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身份管理、认证与访问控制、数据安全、信息保护过程与程序等关
键领域均已实现符合NIST CSF 2.0安全框架要求的控制预期定义和实施。同时公司也通过定期的内外部信息安全审计,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为全球市场的客户提供持久、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
尽管去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增速低于其他海外市场,但公司对美国市场今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依然充满信心。今年,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组合,提高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比和商业化进度。目前uMR Jupiter 5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uMI PanoramaGS等高端分子影像产品获得FDA认证,公司的产品在美国也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公司预计今年美国市场的订单和收入增速都将有所提升。
未来,公司将不断适应地缘政治变化,优化全球运营策略,公司致力于在充满挑战的国际市场中持续保持竞争力。
7、2023年公司MI增速相对缓慢,24年的预期?国内高端产品
线驱动增长还有几年会到天花板?回复:全球分子影像市场是更广泛的医疗成像领域中的一个
细分市场,也是增速较快的一个领域。
根据相关数据,2015年至2020年,全球PET/CT市场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增长,从2015年的约24.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3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2%;目前,欧美发达国家PET/CT市场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受益于高端医疗需求提高、技术突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亚太地区PET/CT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PET/CT市场规模将达到58.0亿美元,北美,亚太,欧洲将成为全球前三大地区市场。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自2018年卫健委将PET/CT从甲类调整为乙类,即采购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再到2021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前,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203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核医学科“一县一科”,均有利核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PET/CT产品的配置规划数量增加,“十四五”期间,PET/CT和PET/MR将分别新增860台和141台,相较于“十三五”增幅分别高达156%和183%,意味着国内分子影像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中国PET/CT保有量水平极低,2020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仅为0.61台,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期美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约为5.73台,澳大利亚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约为
3.70台,比利时PET/CT每百万人保有量约为2.86台。2020年中国
PET/CT市场规模约为13.2亿元,2015-2020年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7.9%。2024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预计将接近0.78台,2030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预计可达2.41台,基于此,
2030年中国PET/CT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约为人民币53.4亿元,2020
至2030年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15.0%。
另外,新技术和新应用也将推动市场增量需求。近几年核素和核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MI产品的应用,比如近期FDA批准的几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正是基于PET成像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这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公司今年投资玖谊源也将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包括核素制备设备的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分子影像的“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垂直创新链,在拥有更大的创新自由度的同时,连续多年实现PET/CT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虽然今年上半年受到行业整顿和设备更新的影响市场发生量有所放缓。但公司了解到,在较多的设备更新项目中都有MI产品,同时公司在MI产品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预计随着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执行在今年下半年和后面的几年都将有不错的表现。
附件清单《与会清单》附件:《与会清单》机构名称机构名称
3W FUND MANAGEMENT LIMITED 群益投信
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 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Acuity Knowledge Partners (Hong Kong)仁智资本
Limited
AIHC Captial 厦门瑞斯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Luxembourg S.A 上海伯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Ariose Capital 上海博鸿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ARIOSE CHINA GROWTH FUND 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Balyasny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Bank of Nova Scotia 上海贵源投资有限公司
Bin Yuan Capital Limited 上海海岸号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Boyu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上海杭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Ltd
BRILLIANCE - BRILLIANT PARTNERS FUND LP 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BROAD PEAK MASTER FUND II LTD 上海黑极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Capital Group 上海恒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 上海环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auseway Capital 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上海泾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Limited
CHINA SHANDONG HI-SPEED CAPITAL LIMITED 上海景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CLOUDALPHA MASTER FUND 上海玖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Curisa 上海玖鹏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Dehuafeng(Cross-Border) 上海聚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Dymon 上海君和立成投资 - 上海申创股权投资
Eagle创投俱乐部 上海钧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East Capital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
Elitimes 上海留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Fidelity 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fosun 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foundation am 上海谦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GAM 上海勤远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GL Capital 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Goldman Sachs 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International
Green Court Capital 上海森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greenwoods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
Guotai Junan Finance (Hong Kong)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LimitedGWM 上海盛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HGNH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上海泰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G) PTE.LTD
HSBC 上海彤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IDG 资本管理(香港) 上海文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ion group 上海五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Ivy Capital 上海汐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Janchor Partners Ltd 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KADENSA MASTER FUND 上海禧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KTF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上海信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lake bleu capital 上海行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LGT CP 上海易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Lion Global investors 上海原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LYGH Capital Pte. Ltd 上海远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Maison Capital 上海兆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manulife 上海中域投资
Marshall Wace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Millennium Management 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尚伟投资
INC.MorganStanleyC 韶夏资本
MorganStanleyS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New Silk Road Investment Pte. Ltd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OCTO RIVERS ASSET MANAGEMENT (HK)申万医药
LIMITED
OrbiMed 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
Orchid Publ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深圳富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Limited
Oxbow Capital 深圳前海固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 深圳前海海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POINT72 ASSOCIATES II LLC 深圳前海汇杰达理资本有限公司
Principal 深圳市道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age Partners Limited 深圳市红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chroder Investment Mangement Limited 深圳市九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Seppic 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SMC - P notes 深圳市涌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pringhill fund 深圳市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Sumitomo Mitsui AM-Clients Funds 深圳奕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Superstring Capital 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t rowe price 盛宇投资
TCL 苏州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Temasek 拓璞基金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the City of New York
TIGER PACIFIC CAPITAL LP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UBS 太朴生科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
Vivo Capital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 LLP 天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W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天风(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YONG RONG (HK) ASSET MANAGEMENT LTD.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Youjia Group Limited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Zeal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同犇投资
Zhongou Rabbit 潼骁致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汇蠡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瀑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联医药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熙德博远资本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国投证券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信达医药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星展证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澄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医药海南君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医药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瀚川投资管理(珠海)有限公司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红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养生堂有限公司杭州凯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杭州优益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颢科私募基金管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荷荷(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盈资本有限公司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红杉资本永安国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永赢基金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永卓控股有限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粤科鑫泰股权投资
泽安私募基金管理(三亚)合伙企业(有限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合伙)华福医药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见投资
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长江医药华西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财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沙华六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源医药招商医药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汇升投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升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西彼得明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睿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牛投资浙江永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商医药联君资产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鑫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麦星投资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茂典资产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美银美林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医药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明世伙伴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宁波霁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建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真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金资本
宁波思昊振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融汇信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信托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浦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羽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青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青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