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中船特气(688146):电子特气领军企业 扩产拓品打开成长新空间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9-06

公司是国内电子特气研发和产业化的先行者,部分电子特气的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受益于产能扩张和品类拓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5.30/6.2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81/1.00/1.18 元/股。综合参考绝对估值法DCF 估值和相对估值法PE 估值,我们给予公司未来一年目标市值239 亿元,目标价45 元(对应2023 年56 倍PE 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中国电子特气研发和产业化的先行者。中船特气始终专注于电子特种气体和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公司目前已经具备电子特种气体及含氟新材料等50 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成为行业内产业规模大、客户覆盖广、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头部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锂电新能源、医药、光纤等行业。在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已实现对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上海华虹、长鑫存储等境内主要晶圆制造企业的全覆盖,并已进入台积电、联华电子、海力士、铠侠、格罗方德、德州仪器等全球领先的晶圆制造企业供应链;在显示面板领域,公司已成为京东方、TCL 科技、天马微电子、咸阳彩虹、维信诺、群创光电、LGD、SDP 等国内外企业的重要供应商。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和7.9%,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电子特气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技术壁垒高,对纯度要求严格。一方面,随着半导体产业链重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未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对电子特气的需求有望明显提升,将引领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电子特气行业下游显示面板需求的平稳增长也带动了电子特气市场的稳健发展。根据TECHCET,预计2025 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2 亿美元,对应2021-2025 年CAGR 为7.3%。受益于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的国产化,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增速料将高于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增速,根据SEMI,预计2025 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16.6 亿元,对应2021-2025 年CAGR 为12.8%。

技术领先+规模优势+品类拓展,中国电子特气龙头加速发展。1)公司是科技创新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电解氟化和精馏纯化等核心技术,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均为自主研发,并且经过长期对生产装备和工艺参数的技术改进,以及新工艺、新路线的发明应用,塑造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公司生产的三氟化氮和六氟化钨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均处于行业一流水平;2)公司目前拥有9250 吨三氟化氮产能和2230 吨六氟化钨产能,分别排名全球第二和全球第一,是国内最大的三氟化氮和六氟化钨生产企业,同时公司募投项目规划新增3250 吨三氟化氮产能,有助于突破产能瓶颈,满足下游市场快速增长需求,巩固自身的行业龙头地位;3)公司募投项目规划增加735 吨高纯电子特气产能(含一氟甲烷、二氟甲烷等9 种)和1500 吨高纯氯化氢产能,新增的多种气体产能将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完善公司产品布局,实现公司各产品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产品联动机制,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含氟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三氟甲磺酸是目前已知最强有机酸,是万能的合成工具,产品具有对环境友好、催化作用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内医药创新实力增强以及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作为医药原料的三氟甲磺酸等产品的需求量  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作为性能优良的新型锂盐,随着应用领域拓展、生产成本下降,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中的使用量增加,以及固态电池的逐步应用将进一步带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的使用需求,未来市场空间较大。针对三氟甲磺酸及酸系列衍生品,公司重点开拓印度和欧洲等市场,提升该系列产品的全球影响力。针对三氟甲磺酸锂盐系列衍生品,公司募投项目规划增加500 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产能。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和产能建设,预计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将为公司的持续成长提供动力。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和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单价下滑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建设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产能消化风险;新产品研发、客户认证及市场推广风险;对外贸易摩擦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产能扩张和品类拓展,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增长。

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5.30/6.27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1/1.00/1.18 元/股。综合参考绝对估值法DCF 估值和相对估值法PE估值,我们给予公司未来一年目标市值239 亿元,目标价45 元(对应2023 年56 倍PE 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