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老兵,技术底蕴深厚。公司成立于1994 年,凭借三十余年的建设,建立了良好的销售渠道以及雄厚的研发实力,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线缆行业100 强企业”。公司主营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产品,建有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0 多项,同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上海电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19-2021 公司营收CAGR 达57.12%,扣非归母净利CAGR 达44.98%,在陆缆供给过剩、竞争加剧的行业背景下,营收增长依旧强劲。
海缆新秀,首次斩获高压海缆订单,开启成长新阶段。长期看深远海化是海风发展的趋势,作为海风的“血管”,我们预计2025 年中国海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0 亿元。海风高景气下,公司抓住机遇,切入高附加值海缆领域。2023 年3 月凭借深厚技术底蕴,公司斩获山东半岛北BW 项目,首次突破220kv 高压海缆订单。作为上海本土企业,同时推进布局广西和山东地区,后续有望凭借业务属地优势,不断强化拿单实力,公司开启成长新阶段。
海缆产能加速扩张,未来业绩可期。2023 年2 月,公司公告将广西海缆生产基地从北海变更至防城港,总投资提高至20 亿元,项目整体建设周期缩短为2.5 年,加大加快海缆生产基地投资建设,预计伴随订单不断突破,产能加速释放,公司海缆业绩可期。
公司作为电缆老兵,海缆新秀,首次斩获高压海缆订单且加大加快海缆产能扩张,海风高景气下,未来增长确定性高。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1.00、1.70、2.46 元。参考2023 年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估值14 倍,对应目标价23.8 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募投产能扩产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资产和信用减值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