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近况
我们按照月度更新梳理了2022 年全年上牌乘用车的智能化相关配置渗透率及竞争格局情况,重点关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及车身三大核心赛道。我们发现三大赛道正在发生智能化配置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加速的积极变化,我们提示投资者关注汽车智能化赛道投资机会。
评论
整车端:2022 年12 月,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坡下新能源渗透率与高端车型占比环比略有下滑,导致当月各项智能化功能渗透率环比小幅下滑。展望2023 年,地方补贴频出、疫情反复担忧渐行渐远,我们认为特斯拉降价将引领新能源需求加速恢复,智能化配置的渗透率有望加速向上。
1)智能驾驶:看好激光雷达持续放量,2023 年或迎来城市NOA元年。
2022 年是车载激光雷达放量元年,渗透率伴随理想L9/蔚来ET7/小鹏P5 等车型上量实现1%的突破。2022 年NOA渗透率低位波动,2023 年理想、毫末智行、百度等车企及智能驾驶企业加速布局城市NOA、或迎来城市NOA元年。智驾域控渗透率从2022 年初的3.0%波动增长至12 月的6.6%,国产芯片厂商及域控集成商崛起,行泊一体融合成趋势。2)智能座舱:“多屏”趋势明显,HUD渗透率及国产化率双双提升。2022 全年副驾娱乐屏/后排液晶屏/DMS/OMS渗透率快速提升。HUD渗透率自年初增长至12 月的9.3%,HUD/AR-HUD12 月的国产化率为32.8%/ 40.9%。智舱域控渗透率从2022 年初的6.3%波动增长至12 月的9.4%。3)智能底盘及车身:线控底盘发展趋势明确,看好车身域控渗透率提升。电子驻车维持高渗透率,制动与转向系统往线控趋势发展,但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2022 全年车身域控快速渗透,国产化率达到66.6%、处于较高水平。
CES 2023 观察:2023 年1 月5-8 日,CES 2023 消费电子展在美举行。
我们发现:1)智能驾驶感知层激光雷达在技术/产品/商业化落地方面均有进展,决策层智驾域控制器及芯片产品快速发展。2)智能座舱HUD/DMS显示、AR/VR交互等功能丰富体验,消费电子厂商跨界成趋势。
估值与建议
建议持续关注智能化核心标的:1)域控:科博达(与电子组联合覆盖)、德赛西威(电子组覆盖)、经纬恒润(未覆盖);2)智能底盘:拓普集团、伯特利;3)热管理:银轮股份;4)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华阳集团(电子组覆盖);5)智能车灯:星宇股份;6)连接器:合兴股份、瑞可达(均与电子组联合覆盖)。
风险
汽车产销不及预期,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