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不断演进,高压线束(包括高压线缆及高压连接器)有望迎来量价提升,具备较强客户开拓和成本管控能力的国产供应商将显现国产替代趋势。
理由
汽车线束朝“三化”演进,高压、高速线束或迎量价齐升机会。汽车线束是车内用于连接电路的组件的总称,主要由线缆、连接器、端子、塑料件等构成。随着汽车的附加功能逐渐增加,线束的需求得到大幅提升,我们判断线束轻量化、电气架构优化、生产自动化或成为重要演进趋势。同时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大电流、高电压的工作环境对线束性能要求更高,且未来向800V架构发展,高压线束需实现全方位的升级突破,我们认为高压线束作为电动车电路的主干,有望迎来量价提升阶段。此外,高速线束市场或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不断升级,传输数据总量提升而增长。
电动化催生线束增量市场,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翻倍。传统燃油车使用低压线束,工作环境在12-16V,技术壁垒有限。新能源车内动力系统可达600V高压,要求高压线束从原料材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上寻求突破,其性能等级远高于低压线束,且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特点决定整车线束面临着布线、屏蔽、成本、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技术门槛较燃油车更高,单车价值量同传统车相比有望翻倍。我们测算至 2025 年我国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市场可达238 亿元,对应 21-25 年约 28%的复合增速。
传统车线束竞争格局较稳固,新能源线束显国产替代机会。传统汽车线束竞争格局稳固,少数外资和合资汽车线束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前三大线束跨国巨头企业共占据了全球汽车线束6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来者难以打破寡头垄断格局。而新能源汽车线束领域系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新兴增量市场,市场参与者较多。虽外资线束厂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本土线束品牌凭借与自主新能源车企的良好配套关系,率先打入了新能源车供应商体系,且部分研发设计能力强的厂商在高压线束领域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
盈利预测与估值
建议关注汽车线束行业头部企业,包括高压线束供应商沪光股份(未覆盖),高压连接器瑞可达(未覆盖)、合兴股份(中金汽车组与电子组联合覆盖)、永贵电器(中金机械组覆盖)等。
风险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产供应商竞争力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