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预应力钢材制造商。公司经历多年发展,从预应力钢丝模具生产开始,业务已扩大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为主,高铁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新业务,以及轨道交通信息化装备三个业务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输配水工程、公路、桥梁、民用建筑等行业。目前公司已成为业内规模较大的预应力钢材企业。
预应力钢材市场稳定发展。目前,国内预应力市场年均需求超过700 万吨,公司预应力钢材制品年产能达到60 万吨,国内市占率6%~7%。公司深耕行业多年,拥有较强研发优势,铁路等诸多优质客户资源,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轨道板牵头人,被忽视的高铁核心标的。公司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CRTSIII双向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主要研发单位之一,率先实现轨道板国产化,先后供货沈丹、郑徐、京沈等高铁线并贡献业绩。随着国内高铁建设继续加速,特别是300 公里以上时速线路的建设需求增加,公司未来轨道板业务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根据我国“八纵八横”规划,到2025 年,高速铁路将达到3.8 万公里;远期(到2030 年)铁路网规模将达20 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4.5 万公里左右。据此测算,未来2-3 年CRTSIII 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市场空间为126 亿元,对应年均市场空间40-50 亿元。
公司目前有5 个板厂建成或在建(包括合资的上铁芜湖),若按保守订单量,每个项目2 万块,考虑年供货4-5 条高铁线路,对应贡献净利润4000-5000 万元;若按相对乐观订单量,每个项目4 万块,对应贡献净利润超1 亿元,轨道板业务在净利润中占比达50%左右。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9、20 年分别实现收入26.17 亿元、29.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6 亿元、2.4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7%;实现EPS 分别为0.23 元、0.29 元,对应PE 分别为25.4 倍、20.0 倍。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