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回顾疫情后的恢复性行情,纺服零售涨幅落后:疫情后至10 月中旬,SW 商业贸易及纺织服装分别上涨23%、16%,涨幅落后沪深300。SW 轻工制造上涨30%,接近沪深300 的涨幅35%。SW 休闲服务在免税概念推动下有明显反弹,上涨87%。
长周期看,目前商业贸易、轻工制造,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纺织服装年初至今板块涨幅有限但估值提升较多,主要源于疫情影响行业业绩。
线下客流好转,可选消费复苏正当时:
(1)可选消费客流恢复明显,多数可选品类增速回暖:国内消费品零售增速已现回暖,9 月国内社零增速已恢复至3.3%的正增长,消费信心逐步回升。五一、端午的国内购物中心客流明显落后于总体客流恢复情况,到9 月中旬至国庆的“消费促进月”,国内购物中心客流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5%左右,与整体客流复苏类似。近期可选消费客流已恢复至与整体客流类似的水平,助力可选消费销售恢复。
(2)Q4 可选消费业绩有望恢复,明年消费或回补今年缺口:SARS 影响时间较短,2003 年Q2 末各品类零售增速均已回暖。自2003 年Q3 起,多数品类单季度利润增速均呈现回升趋势。以此经验看,8 月社零回暖后的2020 年Q4,可选消费品类业绩有望逐步回暖。另外SARS 明显影响2003 年消费者出行意愿,但2002 年至2004 年,国内旅游总人数年复合增速近15%,与2000 年至2007 年的整体趋势一致,2004 年的旅游人数填补了2003 年的空缺。长周期看,今年客流缺口预计不会影响长周期潜在增速,明年消费有望填补今年疫情的空缺。
(3)政策导向明确,国内大循环助力消费稳步前行:政策层面,长期看,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望带动消费长期稳步前行。短期看,疫情后各部门持续促消费,9 月起商务部继续组织“消费促进月”活动,组织“百城万企促消费”,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人气。政策利好下,以百货为主的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国庆黄金周的零售增速已恢复至8.5%,可选消费明显复苏。
消费情绪回升,典型子行业逐步回暖:
(1)服装行业:线下客流复苏,国庆消费已现双位数恢复。短期看,9 月以来国内气温持续低于往期,行业或存在冷冬预期;长期看,疫情不改乐观前景,明年有望恢复常态增长。
(2)家纺行业:家纺行业逐月恢复,结婚及购房复苏利好家纺回暖。
(3)纺织制造行业:纺织出口持续正增长,近期纺织制造持续受益国内及海外订单复苏。
(4)化妆品行业:行业具有较高景气度,双位数增长延续,疫情影响缓和后,明年有望填补今年缺口。
(5)金银珠宝行业:金银珠宝更偏可选,婚庆需求释放叠加线下客流复苏,持续推动金银珠宝行业向好。
(6)家具行业:家具行业主要为地产后周期,Q2 起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增速回暖,地产复苏有望带动家具行业回暖。
(7)包装行业:9 月中旬以来包装用白卡纸价格指数明显回升,消费复苏及消费旺季来临推动行业向好。
(8)百货行业:百货消费结构主要偏向可选消费,线下客流复苏带动百货持续恢复。
(9)旅游行业:受抑制的旅游需求逐步回升,明年有望填补今年空缺。
投资建议:10 月以来服装家纺、珠宝首饰、家具等行业估值回升幅度有限。建议积极关注:(1)估值较低且受益于可选消费复苏的公司:赢家时尚、安正时尚、波司登、南极电商;(2)可选消费子行业龙头:森马服饰、安踏体育、罗莱生活、富安娜、水星家纺、开润股份、珀莱雅、华熙生物、周大生、尚品宅配、索菲亚。
风险提示:(1)整体消费:入冬后疫情存在反复的可能性;疫情通过影响就业及收入影响消费;(2)纺织服装:行业库存压力或影响企业促销力度;预期的冷冬存在不确定性;(3)化妆品:线上竞争加剧或推升费用率;(4)轻工制造:
受疫情延后的家具消费恢复或不及预期;金银珠宝消费受金价影响;(5)商贸零售:疫情推动线下向线上转移,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