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多年互联网创业经验,差异竞争切入顺风车出行。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 年,创业团队中多人曾就职于谷歌中国,2010 年成立O2O 团购平台“嘀嗒团”参与了千团大战后并顺利退出,沉淀了宝贵的互联网创业经验。嘀嗒出行作为“嘀嗒”的品牌延续,不同于头部平台在网约快车市场的激烈争夺,公司主要聚焦于为用户提供顺风车搭乘和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从乘车费用中获取服务收益。经过六年发展,嘀嗒出行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头部出行平台,根据公司IPO 申报文件,截止2020 年6 月30 日,旗下APP 产品的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8 亿人,已在366 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在86 个城市提供网约出租车服务,其中顺风车业务体量位居行业第一。
四轮出行万亿大市场,顺风车最具增长潜力。网约出行市场经过早期的百亿补贴培育用户,中期的产品和服务和持续迭代优化提升留存,后期的用户内生数字化消费提速,市场规模实现了高速增长,根据CNNIC 数据显示,截止2019 年6 月,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04 亿人,渗透率提升至47.3%,人均下单频次为27 次/年。
根据公司IPO 申报文件,2019 年全国四轮车出行市场实现总交易额7119 亿元,网约出行份额为35%,预计2025 年四轮车出行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1 万亿,年复合增速为7.5%,网约出行(网约出租车、顺风车、网约快(专)车)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从细分赛道的成长性来看,出租车市场整体增长缓慢,但线上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网约车市场发展相对成熟,预计2025 年达到3930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1%;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预计将从2019 年140 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 年的1139 亿人民币,CAGR 达41.8%。
行业历经多轮洗牌,嘀嗒顺风车趁势崛起。由于顺风车具有“低频、高客单、高毛利”的业务特征,2014~2015年间,多家顺风车初创企业相继成立,嘀嗒凭借优秀的市场拓展和运营能力,顺利完成多轮融资,在首轮竞争中脱颖而出。2015 年2 月滴滴、快的完成业务合并后结束了网约快车市场的厮杀,6 月开始进军顺风车领域,配合高额补贴,滴滴顺风车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15 年底形成初步市场垄断,中小平台加速退出。滴滴顺风车在16~18 年上半年延续高速发展,而在18 年下半年滴滴顺风车先后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后,相关功能被无限期下线,嘀嗒出行迎来发展良机。根据公司IPO 申报文件,2019 年嘀嗒出行顺风车搭乘用户达到5721 万(YoY+282.1%),提供搭乘服务1.78 亿次(YoY+270.3%),成功跃居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二。
单量、变现率驱动增长,提效控费改善盈利。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 亿元,同增393.8%,其中顺风车业务受单量增长和服务费率提升的共同驱动,全年贡献收入5.33 亿元,同增585%,营收占比92%。19 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72 亿元,首次转盈,在疫情影响下20H1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51 亿元,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网约出行渗透率难以提升,公司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