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公布2023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全年累计营业收入5.37 亿元,同比下降24.73%;归母净利润2392.0 万元,同比下降80.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05.4 万元,同比下降70.26%。其中2023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23 亿元,同比增长下降9.13%;归母净利润251.1万元,同比下降84.15%。公司公布2024 年一季度报告,2024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28.13%;归母净利润119.1 万元,同比下降81.0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8 万元,同比增加107.42%。
事件评论
公司专注新材料研发生产。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醚胺、光学级聚合物材料、高透光材料,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页岩气开采、汽车涂料、光学镜片等领域,其中聚醚胺产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各类化工新材料产品,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凭借完善的化工基础设施、自行研发的专利技术以及丰富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经验,成为国内领先的规模化生产聚醚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脂环族丙烯酸酯的科技型企业。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研发环烯烃共聚物(COC/COP),有望填补国内高透光材料领域市场空白。
COC 为高透光材料,光学性能优越,其制备技术壁垒较高,国内生产处于空白。由于COC特殊的结果,单体、催化剂以及聚合技术均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瑞翁公司、宝理塑料和三井化学等国际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从环烯烃单体到聚合物合成的完整产业链,占据了绝大部分产能,目前我国COC/COP 行业工业化生产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全部依赖进口,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设计产能最高,率先完成实验室级别合成与验证,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量产COC/COP 的上市公司。以公司COC 主要对标品种为例,日本厂家的售价基本在12-16 万元/吨之间,而公司预计市场销售价格在8 万元/吨左右,相比于日本厂家的定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价格有利于改变COC/COP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可大幅拓宽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国产化降本有望打开更多新增需求空间,提升COC/COP 的消费需求。此外,项目投产后公司的产品定价低于现有产品价格,能够帮助公司产品快速形成国产替代,增加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COC 投产在即,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2023 年推进并落实COC 生产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千吨级COC 生产线试生产准备工作,争取在2024 年实现千吨级生产线的量产。
作为国内深耕新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考虑COC项目将于2024 年投产,预计公司2024 年-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1.1 亿元、3.2 亿元和4.9 亿元,对应2024 年5 月15 日收盘价PE 为34.5X、11.4X 和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聚醚胺产能大幅增长、需求不及预期;2、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3、光学材料募投项目的产能投产后价格下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