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贵人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或将成为今年第7家面值退市公司。
3月11日晚间,ST贵人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以及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监管工作函。目前该公司股票已连续停牌,后续不再有退市整理期。
今年以来,*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已先后因面值低于1元被强制退市。ST星源也已锁定面值退市。
从上述7家因面值退市的公司来看,无一例外都被实施了风险警示。从表面上看,这些公司股价均跌破了1元,但实际上这些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恶化、违规占用担保、资不抵债等问题,实质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在业内看来,投资者用"面值退"的方式,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在不断强调削减壳资源的当下,留给这类公司的生存空间也将越来越窄。
ST贵人并非"一退了之"
今年2月1日至3月7日,ST贵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3月8日开始,该公司股票已连续停牌。
对此,上交所向ST贵人下发拟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将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对ST贵人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同时,上交所要求ST贵人,及时披露并充分提示风险,做好股票终止上市的有关工作。
不过,退市只是意味着公司上市地位的丧失,存续的义务和承诺仍需要相关主体推进解决。截至目前,ST贵人还存在控股股东及董事增持计划未完成、实控人控制企业未向公司返还大额款项等事项。
根据公告,主要有三个事项:一是实控人控制企业向公司返还价款义务,交易终止后目前仍有1.66亿元款项未返还。二是原控股股东的重整业绩承诺补偿义务仍需履行,原控股股东贵人鸟集团在公司重整计划中作出"3年扣非后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亿元"的业绩承诺预计无法完成,需在2023年报披露后三个月内以现金方式向公司补偿。三是控股股东、高管先后作出增持计划,目前均未履行完毕。
对此,上交所下发监管工作函称,上市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勤勉尽责,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督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董事兼高管、原控股股东等相关主体履行相关承诺和义务,及时做好相关主体未按期履约的应 对和救济预案,不得"一退了之",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公司及相关方违法违规的,即使退市也要坚决追责。值得注意的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贵人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志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监管也将持续关注承诺履行和立案事项进展,如查实违规行为将及时跟进处理相关责任主体,退市绝不免责。
面值退市和重大违法退数量增加
在ST贵人之前,*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已因面值低于1元而被摘牌;ST鸿达已被终止上市、ST星源等待正式宣判。
其中,*ST华仪、*ST柏龙已于今年1月份被摘牌,*ST泛海、*ST爱迪分别于今年2月份、3月份被摘牌。目前来看,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公司因为面值退市而被摘牌。
2023年,面值退市数量更是创出历史新高,两市合计达到20只,已与"财务退市"大体相当,较前两年增速明显。
其中,有些公司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最终先行以面值退市的方式出清。比如:*ST宏图、*ST凯乐、*ST华仪。
除了面值退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外,退市新规以来,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数量也不断增加。2023年以来,*ST泽达、*ST紫晶被行政处罚认定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当前,*ST博天和*ST新海两家公司也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分别于2月2日和2月5日晚间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已被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等待交易所作出最终的退市决定。
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发声,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重拳打击。2月4日,证监会表示,要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对欺诈发行行为予以全方位"零容忍"打击,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大额计提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财务造假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那么,买卖风险警示股票,投资者应注意哪些风险?
有机构人士称,一方面,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炒小炒差,在市场交易逻辑上应更加侧重基本面;另一方面,投资者要重视上市公司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切勿在超过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投资,否则容易蒙受损失。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制度设计上,监管通过设置风险警示的方式向投资者提示存在重大风险的公司;在日常监管中,也将在股价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时要求公司针对性地提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