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超微细线国产龙头,不止于金刚线。公司从事超微细线起家,掌握导体拉伸等极细工艺,2015 年切入金刚石切线行业。公司对极细工艺有深入的理解,是一家基于技术、工艺优势不断研发出各类新产品的平台型新材料公司。公司产品优质,下游客户皆为各行业龙头企业。短期来看,IPO 募投的200km 金刚线项目2017 年年底满产,为公司贡献利润;长期来看,公司储备新产品向新能源汽车、医疗等领域推广,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净利润分别为1.78 亿、3.12 亿及3.37 亿元,目标价104.0-110.2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金刚线成为公司利润重要增长点
金刚线行业主要依托于太阳能光伏的发展,金刚线2017 年供不应求,我们预计2018 年国内市场对金刚线的需求将达到3760 万km。公司从超微细线材切入金刚线领域,经过两年的自主研发和导入,产品获下游客户认可,成为2017 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00%以上的最主要贡献来源。公司金刚线业务各项财务指标优于可比公司,足以说明其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超微细线材国产技术龙头,新产品储备充分
超微细线下游行业为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和医疗设备。
公司极细工艺先进,研发实力一流,竞争对手以日德企业为主。总经理带队研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在2016 年达到4%以上。公司上市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8 项,其中转化为产品的核心专利有5 项。在研产品4项,在研技术4 项。新产品动力电池极耳产品预计2018 年能够顺利放量。
业绩增量短期看金刚线,长期看新产品
18 年业绩主要看点在金刚线,持续扩产增厚公司业绩。金刚线受益于在多晶硅上的应用,我们预计18 年上半年依旧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公司传统产品超微细线受益于下游产业的增长和产品升级导致的线材结构的改变。
公司开发的极耳等新产品在18 年底逐步放量,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超微细线龙头发力金刚线,新产品保障增长持续性,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实现6.64 亿、12.33 亿及14.96 亿收入,增速100%、86%和21%,净利润分别为1.78 亿、3.12 亿及3.3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75、3.06 及3.31 元,对应PE 为52、30、27 倍。参考同类金刚线公司估值,2018 年PE 均值为33 倍。考虑到公司金刚线线径细,竞争力较强,较高的业绩增速以及极细工艺平台研发优势和新产品储备,给予2018 年34-36 倍PE,对应目标价104.0-110.2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金刚线18 年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的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拓展不顺利;产能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