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1 月社融信贷总量和结构均超出预期。尽管2023 年同期基数较高,加之受调节信贷节奏影响,1 月信贷表现仍属强劲,居民端表现亮眼。
摘要:
数据概况: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92 万亿元,同比多增162 亿元,贷款余额同比+10.4%(增速环比下降0.2pc);社融新增6.5 万亿元,同比多增5061 亿元,社融存量同比+9.5%(增速环比持平)。
1 月社融同比多增5061 亿元,新增社融规模创历史新高,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社融结构有明显改善,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源于企业债券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一改此前数月由政府融资支撑社融增长的趋势。企业债券同比多增3349 亿元,债市波动导致2023 年同期发债规模较低,实际上企业债券规模与往年同期差距不大;表外票据同比多增2672 亿元,推测是表内票据规模受限形成的“跷跷板”效应。
1 月信贷在2023 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多增162 亿元,考虑到银行受调节信贷节奏的引导,1 月信贷表现仍属强劲。企业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基本持平,但远高于历史同期均值,实际需求并不弱。居民端,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187 亿元,推测有三个原因:①2023年初银行对公项目储备多,贷款重点投放至对公领域,消费需求尚未恢复,导致2023 年同期居民短贷基数低,②尽管消费仍处于弱复苏状态,但需求较2023 年同期已有好转,③年初各大银行低价抢占消费贷市场,吸引了大批客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4041 亿元,而从1 月商品房成交数据看,按揭需求并不强,推测主要贡献来自经营性贷款以及按揭提前还款减少。票据融资明显收缩,票据贴现利率上升,显示1 月信贷额度较为紧俏,信贷均衡投放背景下银行为保障开门红,大幅压降表内票据规模,为贷款投放腾挪额度,同时也使表外票据规模大幅攀升。
1 月M1 同比增长5.9%(12 月为1.3%),增量主要来自单位活期存款,即使剔除春节错位影响,M1 表现仍然较强。1 月M2 同比增长8.7%(12 月为9.7%),增速明显回落,主要由于2023 年1 月理财净值波动影响下,理财回流至存款形成了高基数。M2-M1 剪刀差缩小,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有一定改善。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①此前央行多次强调平衡信贷投放节奏,贷款投放前置力度将弱于2023 年,预计2 月和3 月的新增信贷规模波动幅度将有所收窄;②央行节前降准释放万亿流动性,同时再贴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降息也已落地,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提振市场对经济的信心,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的投资机会。个股方面,重点推荐苏州银行、江苏银行和浙商银行。
风险提示:宽信用进度低于预期,重点领域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