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逆风不怂 穿越周期稳增长,韧性基因与长期主义的胜利

智通财经 2025-03-26 08:43

事非经过不知难。

回望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在地缘政治博弈与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夹击下步履维艰。美国国会拟议的《生物安全法案》犹如一柄悬顶之剑,对全球新药供应链形成持续扰动;与此同时,新冠需求的褪去与新分子物研发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行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在如此环境下,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以一份“说到做到”的2024年答卷,展现了其作为CXO龙头的战略定力与经营韧性。

“说到做到”,精准指引背后的管理能力与执行效率

2024年,整个行业的感受正如CXO老牌企业CRL所表示的那样,这次的衰退与上次完全不同。上次是在经济危机之后,在11、12年遇到了困难,当时市场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而药明康德叠加地缘政治的扰动。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剧增的外部环境,2024年全年营收392.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5.2%;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经调净利率达27%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达到新高至79.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季度公司营收和经调利润更是创下单季度新高,验证了CXO龙头企业的抗周期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业绩增长符合公司在年初所设定的业绩指引,展示出公司“说到做到”的风格。

在展现卓越周期管理能力的同时,药明康德更向资本市场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创造哲学——既能在风口期把握爆发性增长,更能在行业去泡沫化阶段维持经营质量。2020~2023年,在新冠商业化需求驱动下,药明康德营业收入从165亿元跃升至403亿元,实现三年复合增长率34.7%。随着非经常性需求的褪去,公司依托多极增长引擎和精益运营,成功将公司营收规模稳定在400亿左右。而这种管理能力转化为高质量的财务结果,在2024年消化新冠相关业务影响后,公司获得了将近80亿元的自由现金流,2020至2024年期间累计自由现金流更是超过136亿元。为全球化布局提供充足弹药。

在强劲的自由现金流持续支撑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产能,并将自身的多肽产能迅速提升至10万升,更通过28亿元分红+10亿元回购的组合拳回馈股东,构建起"资本投入-价值创造-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这种财务韧性,正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底气所在。

支撑公司业绩底气的在于公司在手订单以及全球高客户粘性。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订单超490亿元,这部分在手订单后续也会陆续转化为公司的收入。

客户群体方面,过去几年药明康德一直保持着高客户粘性。尤其在2024年极其复杂的环境下, 基于Quality Speed Cost的三重优势,药明康德稳固全球客户黏性,全球客户的局面并未有变化。截至2024年底,公司保持客户5000+的规模,新增客户数量500+,全球每年新增biotech企业1000+,覆盖全球前20大药企(收入贡献同比增24.1%)。

在寒冬下药明康德业绩保持韧性的一大关键因素在于CRDMO一体化平台。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基于对行业周期的深刻洞察与灵活调整能力,药明康德早早创立了其所独有的CRDMO商业模式。基于CRDMO全产业链闭环生态,公司构建了"前端导流-中台协同-后端交付"的三级增长引擎。

CRDMO生态,从流量入口到价值

药明康德所独有的CRDMO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价值放大机制。

当药物研发推进至临床后期,服务复杂度和订单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从临床前期的克级需求,到商业化阶段的吨级生产,单个项目价值可跃升数千倍。

2024年报数据显示,公司通过药物发现(R)环节交付的46万化合物中,新增1187个分子进入到开发(D)与生产(M)环节,其中由R端转化到D端的分子有366个。尤其在临床三期及商业化阶段,目前,药明康德支持着152个商业化及III期项目,其中有25款为2024年新增.。与之相对比的是,2024年FDA共批准了50款新药,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没有外接新订单,药明康德也可以通过自身的CRDMO平台,筛选出满足商业化的化合物,创造出稳定的业绩。

更重要的是,这种"自研自产"的闭环模式彻底改变了产能利用逻辑。与传统CDMO企业"先建产能再找订单"的被动模式不同,药明康德凭借前端研发的持续导流,确保自有产能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R端订单仅增长2倍,却带动D&M端订单激增12倍。这种"研发驱动生产"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CXO行业的价值创造范式。

大量的化合物储备,成为药明康德再逆周期中的业绩定心丸。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临床前和临床一期化合物项目达2865个,这也为公司后续业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些年,药明康德也深入参与新分子的研发中。目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越来越复杂。比如当下热门的降糖减重赛道中目前销售较为火爆的两款药物均属于多肽类药物,分子量比起传统的小分子大了几百倍。分子结构越复杂,技术门槛就越高,工艺也就越复杂,外包需求就越大。

2024年,全球小分子和多肽类GLP-1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从62个增加到85个,增长37%;而药明康德管线内的GLP-1从13个增加到20个,增加了54%,远超行业平均增速。而且占了全球所有GLP-1药物的23.5%。

产能方面,目前,药明康德可以用于支持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产能已达4.1万升,2025年会进一步突破10万升。2024年以多肽、寡核苷酸为代表的新分子业务(TIDES)收入达到58.0亿元,同比强劲增长70.1%,截至 2024 年末,TIDES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 103.9%,TIDES D&M 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 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 22%。并有信心未来继续保持这一增速。

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也在进行全球化布局,推进美国、新加坡基地建设,结合生物技术的本地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强化区域化服务能力,规避供应链风险。

结语

药明康德的2024年答卷,印证了其"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依托CRDMO全产业链平台的技术纵深与规模效应,通过精准的战略聚焦与高效执行,持续释放创新服务能级。

2025年仍将会是颇具挑战的一年。尽管创新药领域的投融资有回暖的迹象,但还没进入加速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任又为全球发展,包括医药研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创新药的产业趋势不会变,优质的CXO企业也将强者恒强。

对于2025年,药明康德业绩指引十分积极。其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将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15%,公司整体收入也将突破400亿大关,直达415-430亿。

2024年药明康德做到了年初的业绩指引,2025年在“稳健增长+股东回报”的双重叙事下,药明康德更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