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N 型电池渗透率的提升有望带动POE需求增长,供给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情况下,国内POE 国产化进程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
摘要:
POE兼具塑性 +弹性,下游应用广泛。POE通常是乙烯与高碳α-烯烃(1-丁烯、1-己烯、1-辛烯等)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材料中会形成结晶相和非晶相穿插的微相结构,其中结晶相赋予了材料刚性,非晶相赋予了材料柔性。正是由于其特殊的性质,POE 在光伏、汽车、建筑、线缆等领域应用广泛。
需求端:光伏驱动POE需求增长。POE胶膜兼备抗PID性能和水汽阻隔性,是双玻组件的主流封装材料,且在主流的N 型电池组件封装中表现优异。随着双玻和N 型电池市场占比不断提升,POE 粒子的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023-2025 年全球光伏领域对POE 粒子的需求量为44.4/ 62.0/ 76.4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9.83%。并且,轻量化趋势下,汽车及其他用领域POE 的需求年化增速预计为3-5%。
供给端:POE供给目前全部依赖国外,国产突破在即。目前主要的POE 生产厂家有陶氏、日本三井、埃克森美孚、韩国LG、SSNC(SABIC 和SK合资企业)、北欧化工,合计6 家企业,年产能约200万吨,新增产能规模不大。国内万华化学、中石化、鼎际得、荣盛石化、卫星化学等企业纷纷布局POE 但目前大部分均处于中试装置或更早期的阶段。α-烯烃、催化剂和聚合工艺是国产化的三大难点,建议关注进度靠前且技术领先的国内企业。推荐万华化学,鼎际得,卫星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受益标的岳阳兴长,诚志股份。
催化剂:双玻电池渗透率提升、N 型电池装机量超预期、国产化进度超预期。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低于预期、POE 替代品的出现、POE 相关公司投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