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 年10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3 年三季度报告,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4 亿元,同比增长4.83%,实现归母净利润1.86 亿元,同比增加15.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9 亿元,同比上升11.30%。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2.21 亿元,同比/环比-5.45%/+3.92,实现归母净利润0.77 亿元,同比/环比-4.87/-2.53 个pct。
短期气候因素扰动业绩,可转债发行助力装机成长。三季度受到阴雨、台风天气影响,公司光伏电站发电等效小时数同期减小41 小时,叠加缺电现象较上年有所缓解、电力交易损益分摊相应减少,报告期综合度电收入较上年同期降低0.02 元/度,扰动公司业绩表现。但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以及专攻工商业大用电量客户的运营下,公司的优质电站项目仍保持住较高的盈利水平,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毛利率/净利率61.67%/36.14%。当下存量的工商业光伏项目已可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持续13-20 年稳定且高回报的现金流,优质项目托底无惧短期扰动。当下组件价格已进入快速下行通道,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电价中枢也有望稳中带升,工商业光伏电站因具备明确的消纳方向而拥有较高确定性的可观收益,公司在手项目资源丰富,积极推进可转债落地发行支撑新增电站装机,拟募集8.8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166.26MW 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部分募投项目已完成并网或处于施工建设中,其中已并网装机容量44.26MW,建设中项目16.30MW,待开工项目、部分并网项目105.69MW,自持电站规模继续以稳定的增长态势向GW 级迈进。
电力市场改革加速,工商业储能蓄势待发。在当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持续提高、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力市场改革的进程也将进一步加速及深化,在《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指引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也将参与到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与收益来源有望更加多元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是电改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传统固定的谷充峰放模式相比,工商业储能进入现货市场、参与需求侧响应、提供辅助服务都将提高充放电规划的要求,考验运营商对于充放电时间、价差的运营能力。公司自身拥有接近GW 级的工商业光伏电站,体量灵活、运营经验成熟,当下储能电芯成本压力不再,峰谷电价差拉大、两充两放条件下,符合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IRR 条件的目标客户范围逐步扩大,补贴支持、商业模式多元化提高收益下限与确定性,看好自持工商业储能规模有望从今年年底加速起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91 亿元、9.45 亿元和11.9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 亿元、3.05 亿元、3.76 亿元,同比增长31.3%、21.4%、23.3%。对应 EPS 分别为0.50、0.61、0.75,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28X、23X、18X,公司为A 股稀有纯工商业分布式运营商标的,自持电站收益高、现金流稳定,客户资源优质且具备开拓储能项目潜力,高分红比例体现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客户信用风险;用电量下滑风险;电价下调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