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外巨头断供,国内维生素价格飙涨。8月8日,与维生素相关的A股医药公司纷纷大涨。
不仅如此,在全球市场剧烈震荡之际,具备“估值优势”的医药板块却逆市走强。从7月31日至8月8日,医药板块ETF一举包揽了股票型ETF涨幅榜的“前十”。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采取“左侧交易”策略的基金经理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已进入自己的“击球区”,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有的甚至已开始抄底。
医药类ETF水涨船高
因海外巨头断供,国内维生素价格飙涨,8月8日维生素相关药企逆势走强,尔康制药、民生健康、东北制药、广济药业、圣达生物、浙江医药、能特科技等涨幅居前。
一周以来,医药板块“大回血”,医药类ETF也水涨船高。7月31日至8月8日,创新药沪港深ETF上涨7.59%,医药ETF沪港深、中药ETF、创新药ETF富国等14只医药类ETF涨幅均在6%以上。此外,规模超220亿元的华宝中证医疗ETF(场内简称:医疗ETF)涨幅达5.96%,规模超170亿元的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场内简称:医药ETF)涨幅也有5.63%。
若把时间拉长到最近一个月,在百亿元以上规模的股票型ETF中,医疗ETF和医药ETF涨幅分别达到3.42%和4%;另外,规模突破70亿元的创新药ETF,涨幅达到4.06%。
与A股相比,估值更低的港股医药板块回升力度更加强劲。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近一月已上涨超10%,港股通创新药、港股创新药等指数的涨幅也在9%左右;聚焦A股的CS创新药指数近一月涨幅为7%。
在资金流向上,近三个月以来,医疗ETF获资金净流入超16亿元,医药ETF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创新药ETF净流入超6亿元。
迎来持续催化
经历了漫长调整周期的医药板块,伴随国际市场动荡、资金避险需求上升,又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华夏基金认为,医药板块跌出了一定的“性价比”,处于“低估+低配”的底部安全区域。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公募对医药股的持仓比为9.41%,为近5年的低位水平。
近期,医药板块迎来流动性的改善预期以及产业、政策面的持续催化。利好因素包括: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烈,利好投融资成本较高的医药行业;从国际化角度来看,在海外已经获批的国产创新药进入加速放量周期;同时,国内创新医药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如7月5日有关部门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8月2日有关部门发布同意在北京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的批复等。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经过三年多的调整,医药板块进入价值投资区间;伴随国内政策逐步稳定与创新药相关政策的出台,2024年下半年国内创新药产业链值得关注。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医药板块表现目前暂定义为超跌反弹,叠加刺激内需政策等因素在市场上引发共振。展望后市,医药板块交易氛围大概率继续向好。
有券商研报还提及,CXO细分领域有许多边际变化,比如部分龙头公司订单边际变化、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等,已成增量资金优选。从中长期看,CXO领域有望出现向上拐点,一些新分子新疗法有望持续提振市场人气,看好CXO领域底部布局机会。
部分左侧资金已抄底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不少采取“左侧交易”策略的基金经理,正紧密关注医药板块机会,有的已进场抄底。
一位主打低波动和“左侧交易”策略的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三年前医药板块的高光时刻我没有参与,当时动辄百倍的市盈率我觉得太贵了。现在很多医药股估值已经回到10倍-15倍区间,落入了我的‘击球区’。”据了解,医药持仓今年已为其管理的产品贡献了近30%的正收益。
奇盛基金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付伟琦近期表示,从左侧交易的角度来说,医药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值得重视,其中医药板块已经低迷很长时间,先前的偏负面因素相对充分计价,拉长时间来看,医药板块偏刚需,某些公司还具备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