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出台。我们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于石化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亦是机遇,中长期来看,建议把握以下主线及相关标的:(1)长期清洁能源大发展,中期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清洁能源相关材料供应商如天赐材料、新宙邦、东岳集团、奥克股份、合盛硅业、回天新材、万华化学等,天然气产业链新奥股份、广汇能源等;(2)各细分子行业的高碳排放效率龙头有望强者恒强,如聚氨酯万华化学,民营炼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煤化工宝丰能源,钛白粉龙佰集团,纯碱三友化工、山东海化,氯碱湖北宜化、三维股份等;(3)工业节能前景广阔,如节能设备相关标的,节能材料相关万华化学、鲁阳节能,生物合成相关凯赛生物,化工产品回收利用产业链等。
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出台,石化化工部分行业被列入首批节能降碳重点领域。
9 月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10 月18 日国家发改委等出台《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 年)》(以下简称《石化化工行动方案》),将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列为首批节能降碳重点行业,下发具体行动方案。10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碳达峰顶层设计出台。
能源清洁化转型为长期趋势,关注中期化石能源结构调整和长期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的83.6%来自化石能源,贡献超80%的碳排放,《方案》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为“碳达峰十大行动”,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们认为能源清洁化转型是长期必然趋势,锂电、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相关的化工新材料需求必将长期增长,同时,考虑到能源转型伴生的调峰、储能需求,我们认为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有望成为中期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中和对石化化工行业类似一场“供给侧改革”:高耗能子行业后续扩产将显著受限,长期看高碳排放效率的行业龙头将持续收益。近期密集出台的三项政策并未对2025、2030 年石化化工行业总规模做出太多限制,而是通过对碳排放强度目标的设置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方案》要求石化化工行业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我们认为此次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对石化化工行业更类似一场“供给侧改革”,行业落后产能将被逐步清退,碳排放效率有望整体提升,高效率的行业龙头竞争力有望加强,尤其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部分重点行业。例如,《意见》及《石化化工行动方案》详细规定了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4 个细分子行业的单位能耗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目标为到2025 年4 个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并将引导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要求后续炼油新项目实施产能减量置换,电石及合成氨产能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
工业节能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认为节能设备及材料、低排放及零排放革命性工艺技术、产品回收利用将成为工业节能的三大主题。《方案》提出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同时工业过程也是除能源活动以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认为未来工业领域节能包括三大主题:(1)节能设备如能源转换设备、余热锅炉等,节能保温材料如聚氨酯、陶瓷纤维材料等;(2)减排工艺如电解水制氢在工艺中的应用,零排放革命性技术如生物质能源、生物合成技术等;(3)可回收的石化、化工产品及回收利用产业链,《方案》明确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CCUS 有望成为碳中和终极图景重要的组成部分。《方案》要求推动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生态环境部研究报告,预计2060 年中国CCUS 体量将达10-18.2 亿吨,约为2020 年国内碳排放总量水平的10.1%~18.4%,有望成为碳中和终极图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伴随双碳战略,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四个环节中各种技术具备广阔前景,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化工工艺有望快速发展,如二氧化碳制甲醇、DMC 等。
风险因素:政策力度低于预期;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相关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10 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出台。我们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于石化化工行业既是挑战亦是机遇,中长期来看,建议把握以下主线及相关标的:(1)长期清洁能源大发展,中期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清洁能源相关材料供应商如天赐材料、新宙邦、东岳集团、奥克股份、合盛硅业、回天新材、万华化学等,天然气产业链新奥股份、广汇能源等;(2)各细分子行业的高碳排放效率龙头有望强者恒强,如聚氨酯万华化学,民营炼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煤化工宝丰能源,钛白粉龙佰集团,纯碱三友化工、山东海化,氯碱湖北宜化、三维股份等;(3)工业节能产业链前景广阔,如节能设备相关陕鼓动力、杭锅股份、宏华数科,节能材料相关万华化学、鲁阳节能,生物合成技术相关凯赛生物,石化化工产品回收利用产业链英科再生、森松国际、三联虹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