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供给侧繁荣、重视跨界入局的头部玩家,需求侧迎来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地位有望被拔高,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中国方面,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家及地方政策陆续出台,我们认为,后续更多支持项目有望继续跟进、不断细化支持举措。
人形机器人供给侧繁荣,入局玩家多元、掀起投融资热潮,应高度重视跨界入局的头部厂商引发的正向效应。海内外本体厂商积极推进产品迭代、开展多场景实训,性能显著提升,国内部分厂商已率先开启量产及销售。同时产业发展掀起投融资热潮、入局者多元,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赛力斯等新能源制造头部企业,以及ICT大厂华为和头部互联网厂商等,或将持续带动产业繁荣。需求侧,我们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或将实现三大主要场景的有节奏导入,高阶智能化水平下市场规模超万亿。
海外头部供应链逐渐清晰,国内外双主线将持续贡献产业机遇一方面,海外头部企业的供应链已愈加清晰,这是推进量产的必然;另一方面,产业快速成长阶段,充分重视国产机器人作为新主线之一带来的投资机遇,围绕国产机器人供应链,我们认为群雄逐鹿格局已现、尚未到收敛之时。在核心的软硬件上,产业正向强化趋势显著:1)软件端,AI决定人形机器人产品力的“天花板”,大模型领域产品竞相涌现、持续迭代,我们认为应重视具备“大脑”能力的企业入局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形态,赋能双足以及四足机器人等产品;2)硬件端,处于供应链核心位置的主要厂商加快产品迭代、推进产能建设。同时产业链合作深化、公告产能规划增加,我们认为应核心关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切入下游标杆性本体厂商的程度和粘性。
围绕关键部件,包括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的应用均指向降本提质,产业变化将更加剧烈、国产供应链优势愈加凸显:
1. 丝杠:从设备端至生产端的工艺革新有望提速落地。制造端国内齿轮、轴承、汽零厂商纷纷入局,围绕工艺与设备开展攻关,积极推进丝杠高效降本,我们积极预期随需求释放,机器人丝杠的规模降本将加速到来。
2. 减速器:多元方案适配场景,各方积极切入机器人赛道。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技术变化、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合作带来的投资机遇。
3. 电机:机器人电机主要包括灵巧手用空心杯电机和关节用无框力矩电机,手部根据需求或有产品变化、关节处下游厂商倾向自研。
4. 传感器:根据应用场景做选配,六维力与电子皮肤具备高壁垒,当下海外占据主导,人形机器人打开市场空间或迎来国产化机遇。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行业评级: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不断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从0至1”的重要投资机遇,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
重点关注:拥有核心部件积淀、积极入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执行器总成;汽车组覆盖)、拓普集团(执行器总成;汽车组覆盖)、中坚科技(执行器总成)、贝斯特(丝杠;电新组覆盖)、震裕科技(丝杠)、北特科技(丝杠;汽车组覆盖)、夏厦精密(丝杠)、富临精工(减速器)、绿的谐波(减速器)、双环传动(减速器;汽车组覆盖)、瑞迪智驱(减速器&丝杠)、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兆威机电(空心杯电机)、伟创电气(空心杯电机)、步科股份(无框力矩电机)、柯力传感(传感器)、安培龙(传感器)、峰岹科技(驱控芯片;电新组覆盖)、浙江荣泰(结构件)、祥鑫科技(结构件)等。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构建不及预期,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供应链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国内外公司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对标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仅供参考,相关测算存在一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