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当前商业银行处于过去二十年来第三次营收负增长阶段,面临周期性或趋势性的经营压力,包括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科技进步以及监管周期等因素。哪些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从历史角度求解未来选项,从而了解如何提升银行机构的金融供给能力。
理由
我们选择9 家股份行过去20 年历史数据,按照经济阶段、监管周期等因素划分为四个阶段,尝试刻画银行资产、负债、中收、风控、轻资本运营等变量在时间纵向和行业横向的竞争力变化。哪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呢?可能有以下经验判断:
1、负债能力 > 资产能力。数据显示,高收益高风险策略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不必然相关,甚至大概率负相关。我们认为背后逻辑是,资产业务机会是阶段性,若相关行业敞口过大,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滞后的信用成本往往侵蚀盈利。负债能力则不然,与盈利能力强正相关,与滞后不良生成率强负相关,是银行核心竞争力。负债能力源自账户规模效应、区域理财意识不足、资产负债管理及核心客户群的深度经营,后两者是中小银行必选项。
2、表外能力 > 表内能力。以2017 年为分割点,中资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经历了走高见顶回落的过程,比例数据走低可能来自两个因素:其一,近十年减费让利政策影响,部分金融产品服务费率显著低于欧美机构,仅部分业务存在发展空间和改善收入结构的可能;其二,规模诉求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快速发展。向前看,净息差取决于融资体系和社会投资回报率两个因素,中长期趋势很难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希望维持相当盈利能力,手续费收入占比提高是大中型银行的不二选择。另外,手续费科目可以理解为服务居民消费或企业生产经营的金融产品服务,交叉销售带来的深度经营才能真正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风险管控 > 短期财务。以量补价是经济下行期部分机构的选择,尤其是超出正常水平的扩表节奏,以期保持营收利润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逆周期扩表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其一,判断信用成本在时间序列维度的变化趋势,即周期位置;其二,被投放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两者皆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基于短期财务压力的逆周期快速扩表,往往意味着滞后的信用成本支出大幅度增加。我们认为,合意贷款或资产范围的界定需要保持跨周期的连续性,非目标客户群体的投放需要货币或财政政策配套激励。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评级与目标价不变。
风险
经济复苏低于预期,资产质量压力大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