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今年关税成为铜价波动的根源,今年铜价上涨的‘剧本’来了180度的大转弯。”紫金投资金融交易部副总监卫来在3月26日的紫金天风2025春季铜金论坛上表示,美国国内囤铜现象仍在继续,后续美国以外的地区或供应偏紧,铜精矿冶炼费用或仍有下降空间。
当地时间3月25日,纽约铜主力合约价格盘中涨至5.374美元/磅(约合11849.67美元/吨),创下该合约价格的历史新高,年内涨幅已超33%。公开信息显示,3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对进口铜征收25%的关税。此前,白宫2月25日发布的情况说明书显示,当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针对“铜进口如何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进行调查。
加征关税的预期形成后,全球铜库存开始向美国移动。卫来表示,单从公开数据而言,2月就有约8万吨精炼铜流向美国。有市场消息称,截至目前还有40万至50万吨精炼铜在运往美国的路上,而美国每年精炼铜的进口量也不过70万吨左右。
在他看来,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差还取决于关税落地的具体细节。一般美国的铜供国内自行消化,此次囤铜相当于美国提前储存了待消费的铜。理论上美国以外的地区,后续精炼铜供应会相对偏紧。
供应端,卫来表示,2024年全球主要矿企总计生产铜精矿1227万吨,同比增加约35万吨。增长量靠前的矿企主要是泰克资源、必和必拓、纽蒙特、自由港、南方铜业、伦丁矿业、紫金矿业等。连同表外的增量,卫来预计2024年铜精矿产量增长40万至50万吨,预计2025年铜精矿的增量为30万至40万吨。
同时,铜精矿的缺口导致了目前加工费持续下行,从历史上看,在极低加工费的背景下,铜价大跌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TC(粗炼费)的下行趋势或不会就此终结,近期印度尼西亚重新批准铜精矿出口可能会为紧张的原料市场提供喘息,但2025年下半年原料的紧张局势或加剧,由此冶炼费用或进一步下行。
需求端,在比较保守的消费增速假设下,卫来预计2025年全球铜需求增速为2.5%左右。他预计2025年国内平衡表总体仍然健康,没有明显的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