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京沪高铁发布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3 亿元,同比下降0.9%;实现归属净利润36.58 亿元,同比下降3.2%。
事件评论
客运需求增速放缓,航空分流高铁客流:2024Q3,伴随着宏观需求回落,全国铁路客运增速放缓,客流量同比增长6.8%,增速环比回落3.3pct,周转量同比增长1.0%,环比回落4.4%,平均行距约384.5 公里,同比下降5.5%。我们认为,长距离的铁路客运需求或许遭遇航空分流。2023 年,民航局监管航空运行安全,民航供给恢复偏慢;2024 年,民航局监管时刻利用效率,航空供给大幅恢复。由于北美航线并未恢复,大量的宽体客机投放在国内商务市场,头部航线的供给大量释放,价格下行,客座率提升,分流高铁客运需求。以京沪航线为例,2024Q3 平均票价同比下跌40.0%,客运量同比提升22.1%。
京福安徽扭亏为盈,京沪高铁增长放缓:2024Q3,铁路客运需求增速放缓,京沪高铁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至114.93 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0.7%至57.94 亿元,预计京沪高铁的本线列车保持开行规模,客座率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基本固定,财务费用伴随着资产负债表改善而不断下降,公司期间费用6.39亿元,同比减少16.3%。2024Q3,京沪高铁实现归属净利润36.58 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15 亿元。考虑到京福安徽累计利润仍未转正,所得税率为零,测算京福安徽利润0.43亿元;京沪本级利润总额为49.51 亿元,同比2023Q3 下降3.7%,恢复至2019Q1 的98.3%,增长趋势相较于2024Q2 明显走弱。
产能利用率提升,格局及价格稳中有升,盈利处于爬坡期。在《自然区位优势与委托运输模式》中,我们提出: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铁客运龙头公司,连通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天生具备自然区位优势,同时享受高铁的网络效应,长期增长获益于腹地和辐射区域客流量的增长。在委托管理运营模式之下,京沪高铁的成本持续刚性上涨,但跨线列车贡献相对稳定的盈利,本线列车承担有限的宏观经济敞口,公司调减本线班列数量,预期商业模式和盈利水平稳定。考虑到:1)京沪高铁跨线列车持续增长;2)本线列车收益品质改善;3)京福安徽跨线列车大幅增长,扭亏为盈在即;4)负债规模降低,财务费用不断减少。我们预计公司2024 年~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4 亿、144.9 亿和163.5 亿,对应2024 年~2026 年的PE 分别为21.6 倍、19.2 倍和17.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波动;2、委托运输成本;3、平行线路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