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市场受区域冲突持续、粮食安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且国际主要磷肥企业产能扩张较为谨慎,磷价维持高位波动, 2025年初以来,由于磷矿紧缺,我国又逐步进入春耕用肥旺季,叠加后续磷肥的出口窗口期将至,近期工业级磷酸一铵和农用磷酸一铵价格均有所回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3月24日,国内工业级磷酸一铵和55%磷酸一铵价格分别为6393元/吨、3316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10.8%和9.3%。
因此,从磷矿、磷化工到磷肥的产业链上市公司备受关注。Wind磷化工指数中的成份股大多保持较好股价涨势,其中上游磷矿产能扩产迅猛的芭田股份(002170.SZ)表现最为显著。3月26日,芭田股份报收于11.08元/股,上涨4.92%,近半年来已累计上涨80.20%,涨幅居板块第一,且远高于板块内其他公司涨幅。
持续推进磷矿扩产,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
磷矿石处于磷产业链的上游,磷肥是磷矿石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品位矿资源不断消耗,磷矿整体品位下降明显,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持续上升。受国家环保限采及长江保护治理等政策影响,国内磷矿采选行业呈现出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一体化程度高、准入壁垒高等特征,我国磷矿石产量从2016年的1.4亿吨逐年明显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三年磷矿石年均产量逐步提升至1.14亿吨水平。
光大证券认为,我国磷矿储量中以中低品位的磷矿居多,全国磷矿石的平均品位仅为17%左右,25%及以上中高品位磷矿石的储量占比仅在20%左右。磷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多布局有高品位磷矿资源,这些企业大多也具备磷铵、磷酸铁等磷化工产品的产能布局,因此拥有优质磷矿资源的龙头企业更能保障高品质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具备产业链一体化成本优势。
芭田股份旗下小高寨磷矿已探明磷矿石资源量6392万吨,其磷矿石中五氧化二磷的平均含量为 26.74%,属于中高品位磷矿。该矿在2024年完成90万吨/年至200万吨/年的变更,2025年2月获得小高寨磷矿一期工程200万吨/年安全生产许可证,又在3月初宣布建设规模90万吨/年的二期工程,建成后小高寨磷矿总计建设规模290万吨/年。
根据公司披露,公司小高寨磷矿从2024年10月已开始达到20万吨/月产量,公司生产磷矿量极大提升。公司形成上游磷矿生产下游高精磷化工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拓展了磷化工一体化战略,极大提高了从磷矿、磷精矿、高纯磷酸(盐)的磷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产业链价值,产能的扩张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
将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
近期,磷化工上市公司集中披露2024年度报告,不过由于传统磷化工企业往往进行多元业务布局,磷价高企并未令整体业绩大幅提升。
浙商证券在3月19日发布的《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2季度策略》中指出,初步估算,预期在2026年之前磷矿石供需呈现供小于求状态,价格有望高位维持。其中芭田股份等在业绩扩张的同时,加大对于投资者的回报,分红率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状态。
据悉,芭田股份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2024年度磷矿石及其加工的产品销售产生毛利额较多,因此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4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54.15%—92.69%;扣非净利润预计3.88亿元至4.88亿元,同比增长61.57%—103.21%,公司业绩呈现较大弹性。
公司在2025年3月初披露的《关于未来三年(2024-2026年)现金分红规划》提出公司2024年度至2026年度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此三年度累计实现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60%。由此计算,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预计将不少于2.6亿元—3亿元,而2023年度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为1.34亿,投资者有望获得翻倍的分红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