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9 月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中提及“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意见》全文共6900 多字,旨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意见》从五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三是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四是进一步加强公正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其中第二部分“进一部分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中提及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正确理解“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费”,意在鼓励降低摩擦成本,提升市场主体积极性。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在证监会体系下,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中国结算、沪深交所、期交所、中基协等,是制定规则的机构。上述金融基础设施会向市场主体收费,制度性成本最终转嫁给投资者,如交易经手费和监管费体现在券商的收费费率中(如1H22 行业平均佣金率2.34bp 中0.79bp 是制度性成本,其中包含交易经手费0.487bp、交易过户费0.1bp、交易监管费0.2bp)。结合《意见》标题“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不难理解通过推动降低上述制度性成本(也即降低交易摩擦成本),能够使得服务收费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以提高券商、基金、投资者等市场主体交投积极性。
一则基金降低管理费的公告加剧市场恐慌“指导降费”,但基金降费公告近7 年都有,22年占基金总数比重仅0.3%。9/16,泰信基金旗下某只灵活配置基金发布降低管理费的公告,引发市场担心“指导降费”。然而基金降费公告并不鲜见,据wind 数据,2015 年-今,基金降低管理费率的公告共209 次;其中22 年至今共51 次,但占全部基金数的比例仅为0.31%,降费公告中货基+债基合计占比78%,股基占比较少。可见市场化的基金降费为正常现象。但是基金做大规模的源动力在于基金净值上涨,管理费率不是症结。如果恶性价格战只会导致中小基金公司面临更大的经营负担,也与《意见》中“降低市场主体经营负担”的主旨背道而驰。1H22,68 家披露业绩的基金公司中,净亏损数量占比9%。
对标欧美我国基金管理费率不高,强制降管理费不符合推动基金业大发展的国情,可能性微乎其微。2021 年末,中国偏股基金(股+混)规模占GDP 比重约7.5%,相当于美国20 世纪90 年代初期;1990 年美国主动股基费率约1.98%。2021 年我国主动股票基金费率平均约1.24%(同期欧盟主动股基费率1.28%),远低于美国同等渗透率时期费率。2021年我国债券基金费率平均约0.38%(同期欧盟主动债基费率0.72%),同样远低于美国1990 年债券型基金费率1.89%。
投资分析意见:《意见》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市场主体交投积极性。由于市场误读 “降费”内含,上周五(9/16)券商板块下跌6.0%;同日,证监会批复首批8 家券商的科创板做市商资格。现板块静态PB 1.19 倍,处于近十年2.7%分位数。当前流动性宽松,8 月M2 增速升至12.2%;资本市场改革和行业创新推进,未来全面注册制、个人养老金入市可形成催化,市场机构化趋势和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重申看好优质券商股的盈利韧性和成长性,推荐建投、国联、东财、广发、中信、中金H。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流动性收紧,居民资金入市进程放缓;全面注册制改革推进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