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11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议案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 2 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并且,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化债资金十万亿,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幅减轻。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预计2024-2028年每年化债相关专项债务发行2.8/2.8/2.8/0.8/0.8 万亿,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 4600 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预计地方可以依靠自身化解。
化债工作思路转变,防风险、促发展并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当前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实施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中央化债工作思路根本转变:①从应急处置向主动化解转变;②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③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④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从政策效应看,①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本次置换显著降低近几年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五年累计可节约 6000亿元左右;②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
地方政府财政宽松,政府及建筑企业均可受益,地方政府可以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筑企业来看,①应收端或迎修复,各类应收计提压力减小;②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投资需求或复苏,政府发包情况改善。③地方城投退平台叠加 PPP新指导意见以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出台,投资类项目需求亦或复苏。
投资建议:①国内化债金额略超预期、25年逆周期托底,建议关注地方国企:山东路桥、浙江交科、安徽建工、隧道股份;建筑央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H),②海外:美大选结果落地,逆全球化叠加制造业出海预期提速,带动“一带一路”国际工程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关注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国化学、中国交建.③建议关注同业竞争相关标的:华电科工、中工国际、中钢国际、中交设计。
风险提示:化债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项目资金到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