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1-2 月累计销量隐含的全年同比增速为小幅正增长。根据交强险,25 年2 月国内乘用车交强险销量(不含进口,下同)为130.8 万辆,同比21.8%,环比-27.0%。乘用车1-2 月累计销量为309.9 万辆,同比-3.9%。参考历史上政策刺激延续年份&春节位置相近的2017 年,其1-2 月乘用车销量占全年的比例为12.9%,以此进行年化后的25 年全年同比增速为4.9%。同时考虑到24 年政策刺激有效时间较短(约4 个月),以旧换新政策相比17 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存在的前置约束条件带来的透支差异,乘用车25 年1-2 月累计销量隐含的全年同比增速为小幅正增长,我们维持25 年乘用车行业“量稳价缓”的观点。
25 年2 月行业库存继续去化,当前库存依然处于低位。根据中汽协和交强险,截至25 年2 月底乘用车行业库存为394.4 万辆,其中2 月乘用车行业库存增加19.2 万辆。截至25 年2 月底动态库销比为2.1(绝对库存/近12 个月平均终端销量),主要是由于自主车企被动去库存+合资车企主动去库存导致。
新能源拉动中国品牌国内终端份额持续提升。根据中汽协和交强险数据,新能源乘用车2 月批发/交强险口径渗透率分别为46.4%/50.6%,同比分别+12.6pct/+16.0pct。其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渗透率分别为32.5%/18.0%,同比分别+12.7pct/+3.3pct。根据交强险,2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终端销量份额为67.0%,同比+9.1pct,新能源拉动中国品牌份额提升22.8pct。
继续关注“自主PHEV 加速平替合资燃油车”+高端SUV 组合中重点车型表现。根据交强险,自主加速平替合资燃油车竞品组合中PHEV渗透率提升显著。其中比亚迪秦PLUS 组合中秦L、海豹06 上市以来份额表现亮眼;比亚迪汉组合中,小米SU7 上市以来份额提升明显;高端SUV 竞品组合中理想L6、极氪7X 和智界R7 等车型上市以来份额表现亮眼。
投资建议:诸多结构性因素支撑叠加政策呵护,让我们有理由期待2025 年走出“通缩”。落实到投资上,我们努力提供“货架式”建议做参考(对应不同收益来源)。在乘用车链条上关注:右侧标的(综合经营面,下同):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赛力斯、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左侧标的:长城汽车(A/H)、长安汽车;拐点(即将或已经)出现标的:上汽集团。在乘用车零部件链条上,右侧标的:银轮股份、伯特利、拓普集团、爱柯迪、福耀玻璃(A/H)、郑煤机(A/H)、中国汽研、新泉股份、保隆科技、华阳集团等;左侧标的:新坐标;拐点(即将或已经)出现标的:敏实集团、耐世特、继峰股份等。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降;政策刺激效果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