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OE 框架下,美国头部投行呈现"高ROE 驱动高PB"的估值特征,其溢价扩张窗口多集中于金融监管宽松和盈利扩张周期,本篇报告聚焦监管。近年来海外投行走出一轮估值提升行情,很大程度源于经济复苏及监管环境相对宽松带来的估值贝塔,如2020-2024 年间,大摩和高盛的PB 分别由1.17、0.97 倍提升至1.76、1.63 倍。
回顾近十年,估值溢价多出现于监管宽松周期启动阶段,伴随经济复苏与行业景气度同步上行,驱动盈利扩张与估值抬升。通过复盘过往美国金融监管政策周期和投行超额收益阶段可知,特朗普1.0 初期(2016-2018 年)是监管放松和投行估值提升形成共振的阶段,在《多德-弗兰克法案》实施后的首次金融监管放松政策《经济增长、监管放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的催化下,美国投行实现了中枢约20%,峰值达33%明显稳定的两年超额收益。
海外投行估值提升来自监管宽松的贝塔催化。特朗普1.0 时期(2016-2018)通过《经济增长法案》开启监管宽松周期,催生投行超额收益:
(1)流动性释放:降低中小银行资本约束,激活财富管理及资本市场;(2)资本效能优化:简化发行机制+调升SIFI 门槛,促进IPO 及承销业务规模,释放杠杆空间驱动机构业务盈利;(3)业务边界突破:松绑"沃尔克规则"刺激重资产业务扩张。
展望特朗普2.0 时代,金融监管政策或将进一步放松,众领域将高度受益: (1)银行业:巴塞尔III 或延后实施且资本充足率调降,催化区域银行整合与经营弹性提升,改革重心或向大行倾斜,CFPB 权限削弱或致消费者权益保障弱化;(2)资管行业:大型资管机构纳入FSOC系统性监管持续推进但节奏放缓,管理规模及增速有望回升;(3)加密资产:监管框架或进一步松绑,有望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深化,或升级为国家战略资产;(4)并购市场:受益反垄断审查边际放宽,市场交易量和活跃度有望进一步回暖,跨境并购面临多重博弈。
启示与投资建议。经济复苏与逆周期政策发力保障市场贝塔,适度金融监管宽松提升券商业务发展空间与估值溢价。国内未来“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的政策方向与美国存在战略呼应,需借鉴海外经验实现监管弹性、创新包容、风险防控三方面的协同突破。建议关注并购催化及政策受益的头部券商,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与资本市场深化开放下推荐中国银河(AH)、中金公司(H)、国泰君安(AH)、华泰证券(AH)、中信证券(AH)和湘财股份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市场过度波动的风险、行业监管趋严的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