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强化央国企市值管理 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证券时报 03-28 00:00

中国铁建 -3.18%

近期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并将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列为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具体举措之一。过去一年多,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份引导规范央国企市值管理的制度文件,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市场化工具回馈投资者。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央国企通过提质增效、并购重组、投资者关系维护等多元路径,正构建“效益增长—价值提升—市场认可”正循环,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将与其他改革一道形成提振消费的合力。

“真金白银”发力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较为常见的举措包括分红、回购与增持、投资者关系管理等。2024年A股市场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市场化工具,“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4年央国企在市值管理领域实施多项有效措施。在股份回购与股东增持方面,全年累计完成回购金额263.8亿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增持总额达249.52亿元。

在股东回报实践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央国企现金分红表现突出:实施派现企业占比达19.72%,高于A股18.87%的均值;累计派现总额5394.52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总额的77.42%。从盈利分配指标看,央国企前三季度分红率稳定在18.2%的水平。

从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维度看,2024年以来,央国企发布股东回报规划的企业占比为19.51%,较A股整体水平高出1.84个百分点;发布提质增效公告的企业占比达39.24%,其中央企参与度达50.85%,显著高于A股32.24%的平均水平;涉及资产重组公告的企业占比为9.79%,较全市场6.8%的基准值更具活跃度。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7日,A股央国企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26.68%,市值占比46.78%,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内总市值同比增长了17.6%,表明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的认可。

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

形成合力

在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看来,央国企推进市值管理制度建设的工作进展,离不开考核“指挥棒”的影响。

2024年以来,建立健全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相关制度的工作快速推进,相关部门提出了一批切中要害的要求。如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则提出,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回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是从制度改革开始。”宋冬林表示,央国企加强市值管理的第一步,往往是让主要负责人关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而这离不开考核“指挥棒”。

“加强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也是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一部分。”宋冬林表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离不开资本市场,央国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样离不开资本市场。

在政策多方合围的作用下,央国企主要负责人对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至少21家中央企业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明确提及“市值管理”,并给出了多元务实的举措。如中国铁建将按要求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中国东航提出,要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系统方案;中国黄金表示,要推动旗下4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并纳入业绩考核。

在地方,安徽省国资委提出探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强企业上市和市值管理工作;河北证监局与河北省国资委联合召开市值管理座谈会,推动将市值管理纳入省属国有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考核体系。据记者了解,作为地方国有资本的重要运营主体,一些地方国资公司已经制定方案,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扩大资产规模的明确目标,并要求旗下控股上市公司制定完善市值管理制度。

徐驰表示,推动央国企进行稳健有效的市值管理,成为股市的“压舱石”和投资者的“定心丸”,这一路径具备现实可行性。除了政策引导,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为央国企市值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合力。

关注监管有效性

与企业自主性之间的平衡

2025年是包括《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内的国资国企相关市值管理新规落地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央国企市值管理的积极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年初以来,汽车制造、能源资源等诸多领域重组整合案例频出。

参考往年经验,国务院国资委将于近期与央企负责人签订2025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今年将是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扎实推进的一年。”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对记者表示,市值管理考核内容将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作为加分项写入任务书。

徐驰认为,除了企业管理层提高重视度,还需要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深刻认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与规律。资本市场对稳定的红利发放具有溢价效应,企业需要重视可持续的分红规划,以稳定投资者预期。二是合理运用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工具。包括对有战略协同效应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重视股份回购,并积极运用新型货币工具,稳定股价与市场信心。要防范伪市值管理的冲动,避免短视,要着眼长期,推动形成企业效益增长、社会价值提升与市场估值提升“三位一体”的正反馈效应。

“通过央国企市值管理稳股市,从而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拉动消费升级,是一项兼具战略性与系统性的工程。”徐驰说,随着市值管理长效机制落地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财富效应—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新增长闭环有望逐渐形成。

宋冬林认为,强化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应关注监管有效性与企业自主性之间的平衡。虽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公众企业,但也需要兼顾服务经济运行“逆周期调控”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立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考核制度,引导企业平衡好承担社会责任与资本市场看重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此外,有效提振消费需要协同推进居民增收减负,稳定老百姓支出预期与收入预期对于提振消费同样重要。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