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化与制度的相似性,台湾地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台湾市场的证券化率在全球居于前列,促成了台湾作为全球IT工厂的崛起。台湾政府及监管通过顶层设计,在推进证券化率提升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体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信用交易/QFII等诸多领域。
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特征是强制兴柜制度,岛内企业要上市需首先登陆兴柜市场,后续才能上市或上柜。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呈现倒金字塔型结构,有利于中小创新企业发展。与上市及上柜市场采取纯粹竞价交易制度不同,兴柜市场主要采取竞争性做市商制度,这提高了市场流动性,起到了价格发现和市场稳定的作用。台湾两融业务制度是以证券金融公司为媒介,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采取“双轨制”模式。“双轨制”信用交易制度有助于提高财务杠杆,增加收入来源,提升资本中介业务占比。从台湾经验看,两融制度若与“T+0”交易制度结合,将对市场将构成重大利好。1990年后台湾QFII制度逐步确立,提高了机构投资者占市场比例,为市场带来新增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台指被纳入MSCI体系,助推了台湾20世纪90年代的小牛市。随着外资投资本地证券市场限制的全面放宽,台湾于2003年
9 月废除了QFII制度。
台湾经验表明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放松管制/政策创新,循序渐进地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2014年新“国九条”颁布确立了资本市场政策拐点,台湾资本市场的演进对于大陆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发展有重大借鉴意义。国内证券行业创新政策正有序落地,牌照放开后券商进入自下而上创新的阶段,券商净资本要求/ETF股指期权/新三板做市商/“沪港通”等政策带来新的空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促成国内证券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中国券商正处于“春秋”向“战国”转型,市场集中度将提高。我国证券业格局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台湾80年末相似,主题投资机会层出不穷。
我国券商自主创新暗潮涌动,我们认为中小券商业绩弹性更大。中小券商更容易通过跨界业务甚至股权合作带来超预期的拐点,市场将涌现八仙过海的各类专业化投行。维持证券业“增持”评级,推荐太平洋/东吴证券/锦龙股份/西南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