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春招"潮起 新兴及未来产业人才需求旺

上海证券报 02-15 00:00

苏美达 +0.90%

广纳“硬科技”人才

科创板公司重塑竞争格局

生物医药新材料,再到AI与云计算等高科技领域,多家科创板公司纷纷开启规模化招聘,吸纳“硬科技”人才。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本轮科创板公司招聘呈现国际化布局加速、复合型人才受青睐以及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并重等特点。这不仅反映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也预示着未来科技竞争的新格局。

“硬科技”人才依然抢手

随着生物医药新材料、AI与云计算等领域企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需求的不断增加,多家科创板公司纷纷加大了招聘力度,研发类人才更成为招聘的重点。

生物医药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家药企在2025年加大了招聘力度,尤其是研发、质量管理、生产制造等关键岗位,为创新药研发与生产保驾护航。目前,泰坦科技在BOSS直聘在招岗位总计48个,涵盖有机合成实验员、分析检测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多个细分专业岗位。

作为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领域的生物制药公司,智翔金泰正在招聘纯化工程师、细胞培养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公司推出社招岗位80余个、校招岗位28个,招聘地点包括北京、长沙、成都、重庆、佛山等24地。

为满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需求,新材料领域的科创板公司也在积极“招兵买马”。会通股份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正在招聘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该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系列等多种产品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多个领域。

除了生物医药新材料,AI与云计算领域的科创板公司在2025年广纳贤才。UCloud优刻得作为中立云计算服务商,已经启动了2025届应届生校园招聘工作地点集中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其中大部分岗位为开发岗。

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

从招聘情况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在2025年的招聘呈现国际化布局加速、复合型人才受青睐以及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并重等特点。

百济神州为代表的科创企业,通过全球运营模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招聘岗位涵盖海外市场拓展、高级现场质量体系专家、临床医学高级经理、药品首席科学家等多个方向。百济神州面向马来西亚、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及地区发布的招聘岗位约260个,最新一批岗位信息发布于2月13日。

百济神州致力于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可及与可负担的创新药物,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有90余项正在进行或计划中的临床试验,在巴西、波兰、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正在进行30多个关键性或潜在注册试验。

随着技术的融合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科技公司招聘的热门对象。以奥浦迈为例,公司期望的招聘对象除了要掌握专业技能方面的经验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开放自省、团队协作等“软技能”。

记者注意到,科创板公司在满足短期用人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人才的长期储备,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并重。如当虹科技、思特威等公司积极为校招人才提供高含金量的工作机会。其中,当虹科技校招岗位分为算法类、研发类、产品类、项目管理类,包括3D视觉技术研究院、C++开发工程师、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等多个核心技术岗位。

部分公司则为应届生提供了完善的培养计划。如麦澜德推出的“未来领导人计划”,建立起两年五阶段的培养机制,由高管辅导员、专业导师与“班主任”组建起专业教练团,通过与应届生共签成长目标责任书和每月组织分享会等方式,为发展储备人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科创板公司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科创板公司未来将继续在人才市场上保持活跃,为推动行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校招与社招双管齐下

国资央企彰显“稳就业”担当

作为招聘市场的“领头雁”,央企招聘活动往往引领就业市场的风向。近期,国资央企纷纷启动“春招”,以实际行动彰显“稳就业”责任担当。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家央地国企“校招+社招”双管齐下,或集合集团及所属单位需求,释放大量人才需求;或按岗位、行业分类“组团”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岗位与人才搭起就业直通车。从招聘岗位分布来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需求旺盛,各专场招聘会释放岗位需求多在数千人以上,工程师等研发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炙手可热”。

校招+社招 逾1200家央地国企“在招”

2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校招开始报名;前一日,集团下属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多个岗位社招已开启报名。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在国资委国资央企招聘平台,记者看到仅“在招单位”一栏,已有超过1200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其中,不少央企集团正在进行大规模招聘。

例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410个热招岗位,带来1885个人才需求;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气集团”)186个热招岗位,带来656个人才需求……详细梳理岗位信息可以看到,前述央地国企都“校招+社招”两手抓,且由于集团业务布局广泛,工作地点也遍布全国甚至海外。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领域的大型央企,国机集团涉及装备制造、科技研发、工程承包、贸易服务、金融投资五大主业,旗下拥有苏美达林海股份国机精工中工国际等13家上市公司。

“大国装备,择机而来。”此次,国机集团本单位招聘职位77个,其中校招职位58个、社招职位19个;下属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333个职位在招聘,其中校招职位221个、社招职位112个。

就具体招聘职位来看,国机集团研发、管理、市场岗“齐招”,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国机集团还拟为中工国际、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补给海外人才,赋能全球业务。中工国际拟招聘俄语商务人员、西班牙语商务助理,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拟招聘市场开发/项目执行(西语、阿拉伯语、俄语)等。

再看东方电气集团,其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风电、东方设计、东福研究院等共“上新”职位186个,校招对象除了2025届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外,亦向2024届国内外高校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践行“国企担当”,助力青年就业。徐工机械集团下属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亦在进行校招,岗位覆盖电气系统工程师、信息化工程师、控制系统工程师、海外业务经理等。

此外,校招方面,东北林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宁波大学等多所大学的2025届毕业生线上双选会亦在进行中,部分双选会已吸引上千人报名。例如,东北林业大学2025届毕业生寒假“暖心行动”专场线上双选会吸引了92家招聘单位参加,提供岗位超3000个。目前,已有近2000人报名求职,该双选会将持续至本月底。

紧盯专业人才 新兴及未来产业需求旺

记者注意到,为了消除岗位信息与求职需求之间的信息壁垒,国资委国资央企招聘平台按行业、岗位分类集合成招聘专场,以精准有效的求职信息,为求职者与岗位需求间搭起“直通车”。

当前,“国聘行动”正持续推进,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发展、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特色专场招聘会单场人才需求均达数千人,且不乏龙头企业。2月12日收官的国聘新春岗位特辑,则涵盖了新一线城市、通信行业、长三角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多个专场招聘会,部分专场释放人才需求5000人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就业吸纳能力。

具体招聘岗位方面,新兴及未来产业需求旺盛,专业技术人才受到各大企业争相追捧。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到新能源,工程师、研发人员等高技能岗位紧缺,凸显出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例如,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专场,中国联通总部的边缘AI推理应用研究、AI智能新闻智库系统、大模型异构算力协同技术研究、国产化异构算力算子库适配研究等岗位均在招聘专业人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数字化研究岗、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岗亦在招聘,这些专业人才则有望成为推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此外,新能源赛道人才需求持续旺盛。无论是光伏、风电、储能,还是氢能、电动汽车等细分领域,企业纷纷加大人才储备力度,以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先机。

在绿色发展专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招聘新能源整车开发工程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旗下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推出新型储能工程师,输变电设计、新能源设计等岗位;中国电建集团下属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师、能源动力设计岗位等亦“虚位以待”。

销量推动产能扩张

新能源车企再现“万人招工”

新年伊始,继郑州比亚迪面向社会一次性招工2万人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再现“万人招工”。日前,江西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启动大规模招聘,计划招收3万余名员工,涵盖了从普通一线工人到专业技术人才等不同层面。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推动企业产能扩张,由此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除比亚迪外,特斯拉、小鹏、极氪、零跑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也于近日密集发布了相关招聘信息,岗位涉及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

产能扩充推升用工需求

2月5日,在2025河南省“春风行动”暨郑州航空港服务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上,郑州比亚迪面向社会一次性招聘操作工、技工共计2万人。郑州比亚迪人事经理任永斌介绍,目前比亚迪六大事业部同时招人,今年第一季度,计划招聘2万名员工,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

郑州比亚迪正持续扩大产能。2024年10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将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重构的窗口期,持续加大在豫投资布局力度,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无独有偶。日前,江西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启动大规模招聘,计划招收3万余名员工,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招聘信息显示,在福利待遇方面,员工综合工资可达6000—11000元/月,正式工购买社保、公积金,并额外为员工办理医疗基金、双保险。

“春节过后是我们的生产旺季,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招聘负责人李晓鹏表示。据介绍,抚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成立于2021年9月,目前园区拥有员工2万余名,带动了4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抚州。

2024年9月,在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比亚迪在抚州高新区投资10亿元的汽车面料生产项目完成现场签约。

“当前,比亚迪正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作用,不断推进与江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抚州市打造先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周亚琳此前在第四届赣商大会上表示。

多家车企招聘引才忙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释放出大量就业岗位。记者注意到,除比亚迪外,特斯拉、小鹏、极氪、零跑等多家新能源车企也于近日密集发布了相关招聘信息,岗位涉及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2月5日,特斯拉招聘官微发布特斯拉2月热招职位,储能人才需求首当其冲,包括充电/储能合规工程师、储能质量工程师、储能工艺技师等多个岗位。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正式投产,2025年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幅度将达到50%以上。

小鹏汽车招聘官微显示,2025年以来,小鹏就自动驾驶、国际业务、供应链管理、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发布了多个岗位招聘需求。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2025年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招聘了5000人,2025年将扩招6000人,并欢迎老员工回归。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从具体招聘需求看,技术工人需求最多,其次是销售、服务人员、工程师。

新能源汽车产业既需要设计、制造等传统人才,也亟需电池材料、人工智能、电力等领域新型人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对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