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共拓中资企业出海东南亚新航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3-25 15:49

苏美达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近年来,得益于6亿人口红利、数字革命浪潮与政策开放红利,东南亚这一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走廊”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3月21日,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东南亚分会场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举办,分会场以“携手创新:共拓东南亚新航道”为主题,破解东南亚投资全链路难题。

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要让企业出海少走弯路,多抢机遇。钟儒育称,为中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临港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打破规则壁垒,围绕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以及信息便捷联通,探索更大力度的技术型开放,让企业轻装上阵。第二,搭建合作网络,联动东南亚产业园,共享资源,共赢市场。第三,发力数据时代,抢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全球赛道。

在主旨演讲环节,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投资处暨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领事钟宝芬表示,泰国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正成为全球投资者尤其是中资企业布局东盟的关键枢纽。泰国在五大战略性产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包括生物基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数字经济以及区域总部建设。

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投资领事暨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上海办事处主任詹盛福介绍,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是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下辖的政府首要投资促进和发展机构,负责监督和推动马来西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也是有意投资马来西亚制造业及服务业项目投资者的第一个接触点。2024年马来西亚全年审批总投资额为849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4.9%,其中63亿美元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就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而言,詹盛福表示,马来西亚新工业大蓝图2030计划中提及,马来西亚未来吸引外资的重点会放在半导体、特殊化学品、航空航天、医药医疗、绿色科技、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打造更为先进和完善的工业生态系统。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跨境业务中心副总经理孙立彬介绍,工商银行目前在东南亚设有9家机构,其中3家子行位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其余6家为分行。孙立彬表示,近期跨境金融服务的热点业务主要为托管业务、海外发薪以及跨境电商。

北京金杜(上海临港新片区)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管理合伙人李鹏飞介绍,金杜律所天然具有国际化的基因,在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提供传统的投融资并购法律服务,还专注于东道国投资准入、用工制度、税收筹划及外汇管制等领域。李鹏飞总结道,根据金杜律所服务企业出海的经验,中资企业“走出去”主要可能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监管与审批,包括东道国投资准入与限制等。第二,项目选址与拿地,包括了解投资优惠政策、土地的权属调查与购买、跨境工程合规与施工建设等。第三,项目运营与退出,包括资金出境、劳动用工、数据合规等。第四,争端的解决,包括国际商事争端、国际投资争端、跨境争议等。

本次东南亚分会场共设两场圆桌会议。第一场圆桌会议由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笑匀主持,来自苏美达集团、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胜科集团的高管与外国驻华机构代表共议“东南亚投资如何推动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谈及中国企业如何优化“走出去”后的产业链,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公司副总经理金宝表示,供应链的配套要本土化,选择要多元化,完善属地配套也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只有供应链稳定畅通了,企业才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关于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海外业务协同负责人兰春玉总结了三点变化:一是出海形式更加多元,除了产品出海,还有品牌、全产业链出海;二是出海方向由欧美国家逐渐转向新兴市场;三是当前除了传统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要出海以外,很多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也在寻求出海。

就中国企业如何顺利融入东南亚市场,胜科集团助理副总裁、越南工业园区公司总裁吴俊杰建议,计划出海的中国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的管理能力,注重市场平台的打造。企业在进入东南亚市场前,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失误。

第二场圆桌会议围绕中国企业出海经验展开讨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俊豪主持会议,来自金杜律师事务所、宏信建发、中国信保、中亿丰控股、东古智能、宁德时代的嘉宾共同探讨企业本土化运营及风险管理战略。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新华表示,律所在协助中资企业赴东南亚投资时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因事先未规范办理国内ODI审批或备案,导致其后续海外融资面临困难,这凸显了出海从最开始就应做好国内审批备案的重要性。赵新华建议,企业“走出去”的前期准备至关重要,投资和法律尽调不可忽视。东南亚特定国家行业政策变化较快,企业需灵活应对。

“我们中资企业进入东南亚国家,首先要解决外商准入问题。”宏信建发全球法律合规及风险管理负责人刘辉表示,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业是否有限制或禁止,对持股比例、实体架构和运营形式是否有特别要求;二是不同国家对不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经营资质要求。

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浦东营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陆正懿表示,企业投资有投前、投中、投后三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投前评估,在评估未来营收可控的情况下,再考虑选址等问题。此外,企业还可以参考已在当地投资多年企业的经验,并咨询专业机构。

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国内经营风险有一定差异。中亿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风控法务经理龙凤分享了中亿丰搭建海外业务体系的经验,“我们首先对所有海外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并结合各分公司、子公司所在国别的风险和行业特性,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风控清单。”

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政道也强调了实地调研的重要性。“通过调研,我们重新定位了东南亚发展低空经济首要不是缺无人机设备,而是缺少有针对性的低空专业培训。于是依托自身的低空产业链、职业培训资质和上海免签政策,打造了面向6至16岁的低空研学和面向18岁+无人机职业培训,让中国低空经验和标准先行出海。”

针对企业出海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知识产权负责人唐阳欧建议,企业应提前进行风险识别,遵循“专利先行”,对易被模仿的产品进行海关备案,在合作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等并约定争议解决条款,对易泄密信息进行分级管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