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引发新能源车企近期集体涨价,预计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将在1 个月左右。由于当前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3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创造历史新高。短期看,4月可能是订单的相对低点,但考虑到新车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预计2022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维持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50 万辆的预测。
碳酸锂价格上涨持续,新能源车企谨慎涨价应对。中国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2021 年初的6 万元/吨上涨到近期的50 万元/吨,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为电池、整车等全产业链都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以50kWh 的带电量进行测算,碳酸锂价格上涨导致的单车理论成本增加已达到1.3 万元(铁锂电池)/1.5 万元(三元电池)。主机厂在1 月和3 月普遍调价两次以应对补贴退坡及成本上涨,其中第一次涨价幅度约在3000-5000 元,提价主要用于覆盖补贴退坡的影响;而随着近期OEM 和电池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落地,主机厂进行了第二次调价以覆盖电池成本的快速上涨。根据我们的统计,此次主机厂面临的电池单度价格上涨幅度的中位数在160 元-180 元/kwh 左右,低于涨幅理论值(铁锂电池,263 元/kwh,三元电池304 元/kwh)。同时,主机厂调价的幅度整体总体偏谨慎,仅特斯拉的调价幅度能够明确超过理论涨幅,而其他主机厂调价幅度主要集中在50-250 元/kWh 区间,其中近三分之二的车型其涨价幅度要低于电池厂的涨价中位数。因此我们预计,除特斯拉外,整车厂或将与其电池供应商共同承担碳酸锂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新车价格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首要因素,不必对涨价过度悲观。由于传统燃油车几乎从未出现过集体涨价的情况,且价格一般只跌不涨,因此市场有悲观声音认为,涨价可能会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带来较大扰动。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仍有巨大优势:特别是近期油价大幅上涨,国内多地的92 号油价也已达到8.5 元/L 以上,凸显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
以比亚迪秦Plus EV 和大众朗逸对比为例,秦Plus EV 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较燃油车低8100 元(按照年行驶2.5 万公里计算),使用成本的优势可以部分抵消购置成本的涨价。此外,购车人群的消费习惯变化也值得重视:根据百度研究院的数据,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与消费电子产品更为趋近,对购置价格并非高度敏感,新能源车主往往更加关注外观、智能配置、续航耐用度以及补能体验,而购置成本其实是比较次要的考虑因素。从结构来讲,锂价和油价共同走高的背景下,预计PHEV 将更为受益,同时高价位端的BEV 车型占比有望提升,而10 万以下BEV 车型(销量占比为NEV 市场的31%)的需求会相对承压。
3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超预期,涨价后订单处于平稳恢复状态。2021年12 月,我国新能源车上险量达到48.1 万辆,新能源车/总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历史性的22.0%;2022 年1 月/2 月,我国新能源车零售上险量分别达到31.4万辆、24.7 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分别为14.4%、21.1%。根据周度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数据,2022 年3 月前三周新能源汽车上险量达到29 万辆,渗透率达到29.6%,渗透率再创新高,且渗透率环比数字爬升迅速。我们认为3 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主要有3 个原因:(1)去年12 月是终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集中下订单的时间,新能源汽车集中交付上牌导致今年3 月景气度较高;(2)特斯拉上险数据的月度波动导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正常月份偏高3%左右;(3)汽油涨价,叠加燃油车缺芯加剧导致燃油车在3 月的销量明显低于预期。
而从订单角度,电车涨价带来“抢装”系正常现象,短期订单的波动无需过度担忧。以小鹏1 月10 日涨价为例,小鹏1 月7 日宣布将在1 月10 日进行官方指导价调整,调整额度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幅度(5000 元左右),1 月7 日~10 日涨价前订单快速涌入“抢装”,对1 月中下旬的订单有一定预支。但是2 月春节后订单逐渐恢复,2 月底订单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2022 年3 月新能源车行业二次涨价,涨幅多为单车1-2 万元,幅度高于第一次调价;但是我们认为本轮涨价对订单带来的影响单情况将与1 月相似,即对3 月的订单有积极的贡献,4 月的需求一部分会被预支,预计订单将在涨价1 个月后恢复正常。根据我们的门店调研,广汽埃安、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在近期调价后确实均出现了订单的波动,但都有望在2-6 周内恢复至调价前的新增订单水平。特别考虑到当前头部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且下半年还有补贴退坡的抢装效应,我们仍对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保持乐观态度。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投资逻辑: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已经price in,虽然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但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预计在1 个月左右,2022 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在经历4 月和5 月的缓冲后持续爬高,我们维持对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550 万辆。自主OEM 在电动智能时代的品牌力提升,众多行业抢先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体验引领创新。我们重点推荐: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自主周期向上的OEM,供应链板块我们建议继续把握:(1)三电产业链优质标的: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中伟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紫江企业、精达股份、卧龙电驱、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2)智能化产业链上的佼佼者:保隆科技、伯特利、华阳集团、中科创达、德赛西威、中鼎股份、星宇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