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投资要点
梳理此次能源双控方案,我们分析亮点主要有三处,分别为国家层面预留指标、可再生能源豁免以及总量指标可交易,具体分析如下:
严格制定各省能源双控指标,但是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指标,避免关键行业一刀切。《方案》
提出我国继续将降低能耗强度作为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合理设置能源消费总量指标,并向各省级单位下达分解目标。国家对各省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的双目标管理,其中基本目标为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目标,并按超过基本目标一定幅度设定激励目标。但是《方案》格外指出,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总量指标,统筹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用能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我们分析上述原文中的关键词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中,下游运营环节均为能源供给部门,能源消费部门为上游制造环节,尤其多晶硅的生产。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光伏产业链高速发展以及硅料供给瓶颈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多晶硅价格出现数倍涨幅,严重挤压光伏产业链利润及下游运营商回报率。多晶硅生产属于典型高耗能产业,在原有能源双控“一刀切”政策下,多晶硅新增项目审批受阻,容易导致能源清洁化转型受阻的恶性循环。此次《方案》在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总量指标,有望实现特定行业特事特办,有利于多晶硅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保护下游产业链利润率。
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以上的消纳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利于新能源发展及绿电交易价格。《方案》在“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章节第 8 点指出,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根据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该条政策明确指出,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量超过一定程度时,超出的量不再纳入总量考核,但是仍纳入单位能耗考核。从文件精神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双控”实际控制的是单位 GDP 能耗以及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总量,并不限制可再生能源的总消费量,而且恰恰相反,国家大力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分析该方案对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极大支持,结合前不久推出的绿电政策,绿电交易作为消纳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凭证,未来交易量及交易价均有望迎来实质性增长,全面利好新能源运营商。
总量指标可交易,全国层面统筹规划,增加各省层面互补性。《方案》还提出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指出总量指标不足、需新布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等要求项目的省级单位,可在确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的情况下,向能耗强度降低进展顺利、总量指标富余的省级单位有偿购买总量指标。我们分析该政策有利纠偏了此前以省为单位的能源双控机械划分,实行全国层面的统筹规划,增加各区域的互补性,尤其有利于中西部省份利用本省资源禀赋,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
投资策略:近期政策频出,多重利好共振,全面利好新能源运营商。1)首推火电转型新能源:看好华润电力、中国电力、内蒙华电。作为大型火电龙头,上述公司依托庞大的存量煤电资产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新能源装机及利润高速增长,与纯新能源运营商相比,火电转型公司当前市值处于绝对低估状态。2)纯新能源运营商:关注中广核新能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三者分别作为中广核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和三峡集团的旗舰新能源开发平台,依托大股东在全国的庞大电力开发实力,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3)水电:推荐黔源电力、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川投能源。一方面水电也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高速发展背景下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水电具备极强的调节能力,龙头水电公司均有望通过水风光一体化项目切入新能源运营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