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并鲜明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我们分析,国内电网投资强度将加强,未来投资重心也将开始转移。
近期,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解读也比较多,很多行业参与者也都站在各自立场发声,综合来看,基本都认同“电气化、清洁能源化”的“两化”主旋律。
从供给端看,主要举措包括发展光伏、风电、核电、水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体系,在目前的装机强度加上一定的增长,保持到2030 年有望基本满足70%以上的装机占比和超过55%的发电量占比。在需求端,比较公认的是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目前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26%左右,2030-2035 年有希望提升近10 个百分点,包括发展电动汽车等各类电驱动的交通进而以电代油、电取暖/电加热等以电代煤代气。
而电网如何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分歧就比较大,比较清晰的“供给端清洁能源化、需求端电气化”趋势,又对电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全球电力工业180年的产业史,近150 年都是集中大电网模式,这是其经济性所驱动的。还要注意,其实过去50 年电网也没有发生特别里程碑式的变革,如果要算的话,应该是电力电子应用(直流输电、层出不穷的用电端电力电子应用)、微机与信息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向后展望,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大技术进步。
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我们分析比较务实的措施可能包括,加大电网投资:a、加大投资以支撑新能源接入与消纳,例如发展柔性直流接入风电,建设更多的特高压送出通道;b、加强储能设施投入,以降低电网撮合实时波动的电力需求与供给的难度,这不仅包括抽水蓄能等比较成熟的大容量存储方式,也包括化学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方式;c、加强充电桩等用电设施建设,新能源车的推广对电力消费量拉动不显著,但是对配电设施的冲击是巨大的,随着更多电力驱动家用消费品的应用,未来城市电网可能需要系统性扩容;d、推动电力体制与机制改革;e、改造设施以支持电力双向流动;f、针对更多的电力电子装置,需要加大电能质量治理;g、加强和关注超导、新型储能材料与新型电力电力器件基础领域研究。
电力设备板块展望。电力设备板块较5 年前行业的主要变化,一是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加大投资;二是过去5 年基本没有产能扩产和新进入者,格局更稳定;三是我们判断海外电网可能开始进入更换和新建设周期,四是国网剥离许继、平高、山东电装后,装备格局更市场化。2020年我们较早预判电力一次装备企业盈利将开始较显著的复苏甚至反转;当前,我们评估,不论一次还是二次装备公司,2021 年的经营仍然会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疫情期间受影响的部分项目开始交付,未来投资强度总体也将是稳中提升的;另一方面是主要电网企业延续了比较合理的评标体系。
投资建议。电网装备推荐:思源电气、国电南瑞、特变电工;关注四方股份、中国西电、长缆科技、上海电气、许继电气、平高电气、长高集团。
储能与电能质量推荐与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思源电气、盛弘股份、阳光电源、固德威、永福股份。
光伏风电推荐与关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福斯特、中环股份、爱旭股份、赛伍技术、新特能源/大全/信义玻璃。
节能服务抽水蓄能关注:涪陵电力(环保联合)、东方电气、国网英大(非银)。
风险提示:投资强度低于预期、光伏与风电板块政策扰动与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