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天股份(603759)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海天水务集团股份公司重大资产购买草案信息披露的问询函》作出详细回复,就市场关注的跨行业收购逻辑、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下称“贺利氏光伏”)核心竞争力、技术迭代风险及未来整合规划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此次收购旨在通过整合光伏银浆领域优质资产,加速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标的公司竞争优势显著
此次收购标的贺利氏光伏为全球光伏导电浆料领域的传统龙头企业,深耕行业数十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贺利氏光伏在TOPCon、xBC等前沿电池技术领域具备显著先发优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贺利氏光伏便推出业内首款适配LECO技术的TOPCon银浆产品,助力电池效率提升超0.2%;在xBC领域,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厂商,并已导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头部客户实现量产。同时,围绕核心的“铅碲玻璃体系”贺利氏光伏构建了完善的专利布局,覆盖原材料机理研究、产品配方开发及制备全流程,可有效应对技术变革风险。此外,作为全球少数具备境外原产国资质的银浆厂商,贺利氏光伏可规避海外贸易壁垒,服务美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尽管近年受内资厂商竞争及客户技术路线切换影响,公司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其技术底蕴和产品性能仍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直面“去银化”趋势,前瞻布局技术储备
当前,光伏行业正加速推进“低银化”“无银化”技术突破,银包铜、铜电镀等替代方案成为行业焦点。对此,海天股份在回复中强调,贺利氏光伏已通过持续研发储备关键技术。其中包括银包铜技术,公司开发的低温银包铜浆料具有超低电阻率及长期稳定性,可适配HJT电池需求,且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另外纯铜浆料的研发,公司在高温烧结铜粉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未来有望大幅降低银浆成本。此外,公司持续优化现有技术,通过玻璃粉体系创新和配方迭代,降低TOPCon、xBC产品的单位银耗,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海天股份表示,即便未来“去银化”技术成熟,标的公司凭借成熟的加工费商业模式及技术快速响应能力,仍可保持市场竞争力。
整合赋能,构建协同增长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市场对跨行业整合效果的疑虑,海天股份披露了清晰的整合路径。首先是客户资源导入,依托上市公司在光伏产业园污水处理领域的客户基础,贺利氏光伏正加速对接通威股份等头部电池厂商,部分TOPCon产品已进入量产测试阶段。其次是管理机制优化,通过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提升研发效率,并将实施“研发提成奖励”“股权激励”等机制激发团队活力。第三是成本管控升级,交割后贺利氏光伏将逐步摆脱原集团高额运营费用负担,并通过直销模式提升毛利率。海天股份强调,本次收购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标的公司技术优势与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互补,有望在光伏银浆国产化进程中抢占先机。
在国家 “双碳” 战略与新质生产力政策推动下,海天股份通过此次并购成功切入光伏银浆高成长赛道。随着双方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海天股份有望在新能源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郑渝川)
校对: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