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报告旨在梳理2019 年煤炭行业各省份实际去产能情况,以及估算其对全国产量的影响,并对2020 年煤炭行业去产能进行展望分析,这对判断煤炭行业未来的供需格局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继2016-2018 年淘汰煤炭8.1 亿吨产能之后,22 个省份2019 年又合计化解过剩产能约1.08 亿吨。根据中煤协口径,2016-2018 三年内国内煤炭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合计8.1 亿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16 年的59.5%提升到2018 年的70.6%,“十三五”期间(2016 年-2020 年)规划8 亿吨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了超额落地。虽然从2019 年开始,政府强调总量性去产能要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化产能为主,但根据我们的统计汇总,各地去产能力度依然较强,2019 年22 个省份(全国25 个产煤省,有3 个未披露数据)合计淘汰落后产能约为1.08 亿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产能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哪些省份仍在大力度淘汰产能?主要是山西、贵州、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根据统计,2019 年化解过剩产能超过500 万吨/年的省份分别为山西(2745 万吨,占全国比重25%)、贵州(1266 万吨,占比12%)、河北(1006 万吨,占比9%)、河南(1002 万吨,占比9%)、山东(800 万吨,占比7%)、安徽(505 万吨,占比5%)。其他超过200 万吨的省份分别为福建省(477 万吨,占比4%)、湖南省(406 万吨,占比4%)、内蒙古(340 万吨,占比3%)、云南省(338 万吨,占比3%)、陕西省(278万吨,占比3%)、江苏省(258 万吨,占比2%)、四川省(246 万吨,占比2%)。
怎么淘汰产能?主要是关闭煤矿和核减产能,占比分别为72%和28%。化解落后产能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关闭退出煤矿,另一种是煤矿产能核减。根据统计,1.08 亿吨去产能总量中,关闭退出为7795 万吨,核减为2980 万吨,分别占比72%和28%。
关闭退出的产能可以是生产煤矿或者是在建煤矿,根据披露的数据(内蒙、河北、广西、四川等四省份为样本),生产煤矿产能占比55%,在建煤矿占比45%,生产煤矿的退出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削减。
核减产能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黑龙江等地,且一半以上来自超千米煤矿产能核减。2019 年1 月8 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国采深超过千米的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立即停产进行安全论证 ,经论证难以优先治理的,要列入关闭退出产能名单,经论证具备灾害防治能力的,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核减20%产能。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的统计,2019 年全国38 处超千米煤矿,合计核减掉产能1509 万吨。
淘汰产能对实际产量影响有多少?我们测算大概有2000-3000 万吨。首先,关闭退出煤矿中,假设55%为生产煤矿(根据上述样本统计),则淘汰产能4290 万吨,由于这些煤矿资源禀赋比较差、开采成本高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我们假设其产能利用率为20%-30%(2018 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70.6%),则矿井退出导致产量减少约900-1300 万吨。其次,核减产能的矿井基本上属于较为正常的在产矿井,假设其产能利用率为60%-70%,则产能核减导致产量减少约1800-2100 万吨。综合两者评估,预计2019 年淘汰产能对实际产量影响大约为2000-3000 万吨。
2020 年煤炭去产能是否还有空间?答案是有的!可能在7000 万吨左右。
从中煤协会数据来看,2019 年5 月,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2019~2020 年煤炭行业仍将有1.8 亿吨左右的去产能空间。考虑2019 年去产能约1.1 亿吨,则2020 年仍将约有7000 万吨的去产能空间。
从主产区政策推动上来看,山西、陕西、内蒙、贵州等四省份符合退出条件的矿井产能约有1.2 亿吨。山西、陕西和内蒙都在引导60 万吨/年以下的煤矿退出,三省份目前共有60 万吨/年以下煤矿产能合计9419 万吨/年。
具体看,截至2018 年底,在产矿井中产能在60 万吨/年以下的,山西有1385 万吨/年,内蒙有1755 万吨/年,陕西有2013 万吨/年,合计5153 万吨/年;在建矿井中产能在60 万吨/年以下的,山西有1635 万吨/年,内蒙为0,陕西有2631 万吨/年,合计4266 万吨/年。贵州在引导30 万吨/年以下矿井退出,截至2018 年底,贵州在产矿井中产能在30 万吨/年以下的,有2550 万吨/年,在建矿井在30 万吨/年以下的为0。同时,山西已经明确表示2020 年计划退出煤炭产能1500 万吨以上。
报告小结:煤炭产业落后产能出清及产能结构优化仍在持续推进中,供给层面将更为可控和理性,继续推荐行业龙头企业。
继2016-2018 年淘汰煤炭8.1 亿吨产能之后,22 个省份2019 年又合计化解过剩产能约1.08 亿吨,其中山西、贵州、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力度较强,化解过剩产能皆在500 万吨以上。化解落后产能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关闭退出煤矿,另一种是煤矿产能核减,2019 年合计关闭退出产能为7795 万吨,核减产能为2980 万吨,分别占比72%和28%。根据产能利用率的假设,我们预估2019 年去产能导致产量大概减少了2000-3000 万吨。展望2020 年,结合中煤协数据及主产区去产能政策来看,预计仍有7000 万吨左右的去产能空间。
我们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了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及产能结构优化,行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产能进一步向资源禀赋优异的“三西”地区集中。截至2018 年底煤矿总数量5800 处,平均产能约92 万吨/年,相比2015 年底,行业矿井数量减少约5000 处,单井产能规模提升约40 万吨/年,行业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截至2018 年底,晋陕蒙三个地区在产产能合计22.6 亿吨,占全国比重为64.1%,而三地建设产能7.73 亿吨,占全国比重为73.2%,产能进一步向西部集中。
人间正道是沧桑,煤炭行业去产能之路仍未走完!落后产能的持续淘汰和先进产能的有序释放,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使得供给层面将更为可控和理性,在需求平稳供给可控情形下,行业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要比以往小的多(比如2012-2013 年),煤炭企业有望较长时间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尤其是长协煤占比高的企业),继续重点推荐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州煤业、中煤能源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2)新能源持续替代风险;(3)进口煤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