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7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H1 公司实现营收16.59 亿元,同比下降24.75%;实现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同比增长20.06%。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优化,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23 年Q2 公司实现营收8.70亿元,同比下降12.30%,实现归母净利润1.21 亿元,同比增长3.70%,公司2023 年H1 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为产业升级效果明显,低质业务逐渐剥离,降本增效成果初步显现,营收结构优化成果显著。从利润端看,2023 年H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8.08%,较2022 年H1(11.81%)上升6.27pct;2023H1 销售净利率为15.74%,较2022 年H1(10.05%)上升5.69pct;其中,公司2023Q2 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9.10/17.41%,较2023Q1 提升2.15/3.51pct,公司盈利能力不断稳步提升;从费用端看, 2023H1 研发费用0.71 亿元,同比减少10.01%,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人员薪酬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所致;管理费用1.00 亿元,较2022 年上半年上升8.44%,主要系报告期内计提职工薪酬增加、折旧费用增加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的持续推进与高价值产品的投产,同时公司各项费用光控良好,长期看盈利水平仍有上升空间,持续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发展。
不断夯实智能控制器主业,大力推进激光产业高速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1)智能控制板块:加大自主研发与量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初显成效。公司不断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瞻性技术研究,同时开展工业车辆控制器、新能源电池管理、高效变频控制器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孵化,预计未来3-5 年将在工业车辆、工业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专项领域取得广泛推广应用。2)激光板块:在手订单饱满,激光产业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H1,公司中久激光泵浦源、激光器、激光电源等项目订单饱满,产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并根据业务规划有序扩充产能。整机与器件方面新产品不断推出,产品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3)超导板块:高温超导加热产品市场化进程取得突破,长期看好未来成长空间。产学研项目已实现成果转化,子公司联创超导“大尺寸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验收通过,同时推进并承担3 个省市级科研项目,目前在手订单已超过60 台;同时公司开拓高温超导新的应用场景,与硅单晶生长炉设备厂商合作。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激光产业的持续性增长与超导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核心业务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多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1)公司研发稳步推进,研发人员占比小幅上升。2023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略微下降,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6%,相较于2022 年下降0.76pct;截至2022 年底,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8.63%;截止2023 年6 月底,公司获专利授权382 项;2)“激光+超导”领域多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各大在研项目持续推进。2023年H1 公司积极布局激光和超导两个科技前沿应用领域,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2023 年H1 公司成功研发并推出更轻巧、更高电光效率和更高亮度的激光器件产品,并已开始批量生产。“大尺寸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功转化,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市场化进程取得较为显著的突破;同时,公司同步推进诸多科研项目。我们认为,随着多个研究项目的持续推进与成果转化,有望快速转换为公司业绩贡献,公司持续开拓新兴领域,不断保持产品技术研发,有利于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4.40/6.06/7.0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8/27/24 倍,鉴于公司在激光与超导领域的超前布局,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扩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低效益业务剥离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