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以及2023Q1财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335.4亿元,同比-15.7%;实现归母净利润-26.7 亿元,同比-265.9%;扣非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318.3%。其中2022Q4 实现营收320.4 亿元,同环比分别-13.8%/-10.3%;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35.3 亿元,同比分别-18316.6%/-4915.9%。公司2023Q1 实现营收314.0 亿元,同环比分别-10.6%/-2.0%;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7 亿元,同比分别-20.5%/-25.7%,环比分别+115.4%/+113.3%。
量价双杀,2022 年业绩下滑。分业务来看,公司2022 年整车销售和维修服务两大业务营收分别为1152.1/121.7 亿元,同比分别-15.6%/-20.2%。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1)公司主销的两大豪华品牌宝马和奥迪2022 年国内总销量同比分别-6.4%/-8.4%;2)整车维修服务业务受销售规模负效应影响,2022 年维修台次同比-18.7%至612.7 万台;3)经销商加大对消费者补贴,综合导致整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毛利率同比分别-2.7pct/-4.2pct,公司2022 年整体毛利率同比-2.5pct。公司2022 年资产和信用减值总计为10.6 亿元,较2021 年增加3.4 亿元,加大了归母净利润亏损。公司2022Q4实现营收320.4 亿元, 同环比分别-13.8%/-10.3% , 毛利率为-2.6% , 同环比分别-10.9/-10.7pct。收入同环比下滑主要系公司主销品牌终端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年底多家销售网点非正常运营、供给终端运输受阻等因素综合导致。2022Q4 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18316.6%。公司2022Q4 归母净利润亏损较大预计主要系年底清库存叠加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经销商行业大力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导致毛利率降低,以及2022年减值集中在年底计提所导致。费用端来看,2022Q4 四项费用率为8.1%,同环比分别+1.1pct/+0.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环比分别+0.8pct/+0.8pct。
2023Q1 公司扭亏为盈。公司2023Q1 实现营收314.0 亿元,同比分别-10.6%;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7 亿元,同比分别-20.5%/-25.7% ,环比分别+115.4%/+113.3%。业绩同比略有下滑,主要系2023Q1 汽车产销同比分别-4.3%/-6.7%,并且公司主销的高端豪华品牌持续加大清库存力度所致,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3 月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相比1 月降低0.43。2023Q1 毛利率为10.4%,同环比分别-0.3pct,毛利率同比下降,预计系收入端同比下降导致规模负效应显现。费用端来看,2023Q1 四项费用率合计为7.5%,同环比分别+0.5pct/-0.6pct。
优化旗下品牌销售结构,聚焦盘活优势经销网络,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市场,维持“增持”评级。1)丰富的品牌结构,公司拥有从超豪华、豪华到中高端等不同档次的50 多个乘用车品牌,以及779 家经销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丰富的品牌和渠道资源使公司能够较好发挥其规模效应;2)聚焦优势经销网络。2022 年公司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变化积极翻建、盘活弱势品牌和低效店面,进一步聚焦优势经销网络的发展,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质量。3)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市场,截至2022 年底,公司已与20 多个新能源品牌建立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已申请成功47 家店面,正在申请20 家,新能源品牌占比提升不仅能为公司整车销售业务带来增长活力,同时也能为维保业务带来潜在动能。根据最新情况,考虑终端消费需求恢复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 年盈利预测为20.62 亿元(原预测为35.20 亿元),首次给出2024-2025 年盈利预测为22.27/23.25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渠道和经销网络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